頭髮易掉、易斷?拆解8大甩頭髮元兇,附中西醫結合全面養髮自救指南

頭髮日益稀疏,洗頭時看著滿地的掉髮,或是梳頭時斷裂的髮絲,是否讓您感到焦慮和無助?甩頭髮或斷髮不僅影響外觀,更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號。香港不少都市人都面臨這類困擾,從生活壓力、飲食習慣到荷爾蒙變化,甚至遺傳因素,都可能是導致頭髮脆弱易斷的元兇。

本文將帶您深入拆解8大常見的甩頭髮原因,從中西醫角度全面剖析毛髮健康之謎。我們將提供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,助您初步判斷頭髮問題的嚴重性,並提供一套結合中西醫智慧的養髮自救指南,教您如何從飲食、作息到日常護理,全方位改善髮質,重拾豐盈健康的秀髮。讓甩頭髮不再是您的煩惱,掌握科學的養髮知識,開啟您的健髮之旅。

我算唔算嚴重甩頭髮?三步自我檢測法

很多人都發現自己的頭髮易掉,甚至頭髮易甩,到底是不是正常現象呢?這個問題常常困擾著我們。了解頭髮的狀況,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。以下提供三步自我檢測法,幫助您初步判斷頭髮脫落的嚴重程度。

第一步:評估每日甩頭髮數量

正常範圍 vs 警號:每日掉髮50-100根屬正常生理代謝,持續超過150根需警惕

其實頭髮每天掉落是正常的新陳代謝。一般來說,每日頭髮掉落五十至一百根屬於正常的生理代謝。你可以在梳頭後、洗澡時,以及早上醒來時觀察枕頭上的頭髮數量。將這些頭髮收集起來,大概就能對每日的掉髮量有個概念。但是,如果每日掉髮持續超過一百五十根,並且這種情況持續一段時間,那麼就需要特別留意,因為這可能是一個警號。

第二步:使用「拉髮測試 (Hair Pull Test)」評估嚴重程度

測試方法:輕輕拉扯一小束頭髮(約50-60根),若掉落超過5-6根,顯示毛囊可能不健康

其次,我們可以使用一個簡單的「拉髮測試」(Hair Pull Test)來初步評估頭髮易甩的嚴重程度。進行測試的方法是,先確保頭髮是乾燥的,然後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拉扯一小束頭髮,大約五十至六十根。施力要輕柔,不要用力拔。如果在拉扯後,掉落的頭髮超過五至六根,這就顯示您的毛囊可能不夠健康,或者頭髮易斷。這個測試可以幫助您了解毛囊的穩固程度。

第三步:觀察甩頭髮模式,找出線索

甩頭髮區域:髮線後移(M型)、頭頂稀疏(O型),還是整體瀰漫性稀疏?

觀察頭髮掉落的模式,可以為我們提供重要的線索。您是發現髮線開始後移,呈現「M型」呢?還是頭頂部分變得稀疏,看起來像「O型」地中海呢?或者是整體髮量都變得稀疏,呈現瀰漫性掉髮呢?不同模式的掉髮可能指向不同的頭髮易斷原因。例如,M型或O型禿多與遺傳因素有關,而整體稀疏則可能與營養、壓力等因素相關。

伴隨症狀:頭皮是否有紅腫、痕癢、頭皮屑過多或疼痛感?

另外,頭皮的健康狀況也是一個重要指標。請您檢查一下頭皮是否有紅腫、痕癢的感覺,或者頭皮屑是否特別多,有沒有疼痛感。這些伴隨的症狀可能表示頭皮存在發炎或其他問題,而這些頭皮問題常常是導致頭髮易掉、頭髮易斷的原因之一。

如何改善甩頭髮?中西醫結合的全面養髮方案

朋友您好,如果最近您發現頭髮易掉,或者每次梳頭洗髮時,頭髮易甩的數量都讓人心驚,這份中西醫結合的養髮方案,希望可以給您帶來一些實際幫助。我們綜合不同專業角度,一起從飲食、作息及日常護理著手,全面改善頭髮健康,讓髮絲回復強韌。

從飲食調理著手:吃對營養,為頭髮補充能量

頭髮的生長與其所獲取的營養息息相關。毛囊是身體中新陳代謝非常活躍的組織,它們需要源源不斷的能量與原材料,才可以健康生長。因此,吃對食物,為頭髮補充足夠養分是改善頭髮易掉、頭髮易斷的基礎。

補充優質蛋白質:豆、魚、蛋、瘦肉類

頭髮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,而角蛋白由蛋白質組成。如果身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,頭髮就沒有足夠的「建築材料」,自然容易變得脆弱,甚至頭髮易斷。您可以多吃豆類、魚肉、雞蛋以及瘦肉類,它們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,有助於頭髮的健康生長。

增加鐵質攝取:紅肉、豬肝、紅莧菜、黑芝麻,並搭配維他命C食物(如甜椒、奇異果)促進吸收

鐵質對於紅血球的形成十分重要,紅血球可以將氧氣及養分運送到全身各處,包括頭皮毛囊。如果身體缺乏鐵質,毛囊可能因養分不足而無法正常運作,這也是頭髮易斷原因之一。因此,您可以多攝取紅肉、豬肝、紅莧菜或黑芝麻。值得留意的是,搭配維他命C豐富的食物,例如甜椒、奇異果一起食用,可以促進鐵質的吸收,讓頭髮得到更全面的滋養。

補鋅與生物素:蠔、貝類、堅果、全熟蛋黃

鋅與生物素(維他命B7)是維持毛囊健康的關鍵微量元素。鋅參與蛋白質合成與細胞分裂,有助於頭髮的生長與修復。生物素則對角蛋白的形成有重要作用。您可以從蠔、貝類、堅果及全熟蛋黃中攝取這些營養素,幫助頭髮維持活力,減少頭髮易甩的情況。

避開「脫髮食物」:減少高糖、高油飲食,預防頭皮發炎

除了多吃有益頭髮的食物,我們也需要留意哪些食物可能對頭髮健康不利。高糖及高油的飲食會增加身體的發炎反應,也會導致頭皮油脂分泌過多,容易引起頭皮發炎。頭皮發炎會損害毛囊,直接加劇頭髮易掉的問題。減少這些「脫髮食物」的攝取,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頭皮環境。

中醫食療養髮:多吃黑色食物(黑豆、黑木耳、海帶)補腎,綠色蔬菜養肝血

從中醫角度看,頭髮的健康與肝腎功能密切相關。「腎其華在髮」,意指腎精充足,頭髮便烏黑茂密;「髮為血之餘」,說明血液充足才能滋養頭髮。因此,中醫食療主張透過補腎養肝來改善頭髮問題。您可以多吃黑色食物,例如黑豆、黑木耳及海帶,它們都有助於補腎。同時,綠色蔬菜如菠菜、油麥菜等可以養肝血,讓頭髮得到充分的滋養,減少頭髮易甩的困擾。

調整生活作息:養肝腎、減壓力,從根源改善

除了飲食,我們的生活作息與壓力水平,也是影響頭髮健康的關鍵因素。中醫認為,肝腎的健康與氣血運行息息相關,而它們都容易受到生活習慣及情緒的影響。調整好生活作息,可以從根源上改善頭髮易掉及頭髮易斷的問題。

建立規律睡眠:爭取晚上11點前入睡,順應肝膽經循行時間

充足而規律的睡眠,是身體修復與肝腎養護的重要環節。中醫理論指出,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是肝膽經循行的時間,肝臟在此時進行排毒與修復。如果我們可以在晚上11點前入睡,並進入深層睡眠狀態,就可以讓肝膽得到充分休息,有助於肝血的生成與循環。肝血充足,毛囊得到滋養,頭髮自然強韌。

有效壓力管理:規律運動(每週3次、每次30分鐘)、冥想、瑜伽

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普遍較大,長期處於壓力下,身體會分泌過多皮質醇,影響荷爾蒙平衡,導致血管收縮,減少頭皮的血液循環,這是頭髮易甩的一個重要原因。學會有效管理壓力,例如進行規律運動(建議每週3次,每次30分鐘)、練習冥想或瑜伽,可以幫助放鬆身心,減輕壓力對頭髮的負面影響。當身心放鬆,氣血運行順暢,頭髮問題自然會改善。

中醫養生小撇步:睡前用艾草溫水泡腳暖腎,按摩三陰交穴位調和氣血

除了大方向的作息調整,一些中醫養生小撇步也可以幫助您養護肝腎,改善頭髮易掉的問題。睡前用艾草溫水泡腳,可以溫暖腎經,促進下肢血液循環。腎主藏精,腎氣足則精氣旺,頭髮也會得到滋養。另外,按摩位於小腿內側的三陰交穴位,這個穴位是肝、脾、腎三條經絡的交會處,經常按摩可以調和氣血,有助於頭髮的生長。

日常頭皮與頭髮護理:避免加劇甩頭髮的NG行為

除了內在調理,日常的頭皮與頭髮護理也同樣重要。錯誤的護理方式可能直接損害毛囊,加劇頭髮易甩或頭髮易斷的情況。以下是一些需要避免的「NG行為」。

溫和清潔:選擇無刺激性洗髮水,用指腹按摩而非指甲抓洗

頭皮的清潔是頭髮護理的第一步。建議選擇成分溫和、無刺激性的洗髮水,避免含有過多化學添加劑的產品。洗頭時,請使用指腹輕輕按摩頭皮,這樣可以促進頭皮血液循環,同時避免指甲刮傷頭皮。如果頭皮受損發炎,毛囊會變得脆弱,容易導致頭髮易掉。

正確護髮:護髮素只用於髮中至髮尾,避免接觸頭皮

護髮素是滋潤髮絲的好幫手,但是使用方法必須正確。護髮素的主要作用是滋潤頭髮,使其順滑,通常適用於髮中至髮尾的部分。護髮素如果直接接觸頭皮,可能會堵塞毛囊,導致頭皮毛孔無法正常呼吸,甚至引發頭皮發炎,反而加劇頭髮易甩的問題。

減少傷害:降低熱風筒溫度、減少染燙頻率、避免長期綁緊馬尾或髮髻

頭髮對熱力和化學處理很敏感。熱風筒的溫度過高會使髮絲中的水分流失,令頭髮乾燥、枯黃,進而導致頭髮易斷。染髮及燙髮的化學藥劑也會對頭髮及頭皮造成傷害,因此應盡量減少其頻率。另外,長期將頭髮綁得過緊,例如綁馬尾或髮髻,會對髮根造成持續的拉扯力,時間久了可能引起牽引性脫髮,這也是常見的頭髮易斷原因之一。減少這些對頭髮的物理性與化學性傷害,才能有效保護髮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