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髮無力扁塌塌?髮型師親授7大蓬鬆秘訣,從洗護到吹頭重塑豐盈空氣感

明明朝早悉心吹整好髮型,但出門不久就因濕氣或頭油而變得扁塌?頭髮細軟、髮量少,令你看起來總是無精打采?頭髮扁塌問題困擾不少人,尤其在潮濕的香港,想維持髮根蓬鬆、髮型豐盈可謂一大挑戰。其實,除了天生髮質,不當的洗護習慣和吹頭技巧都可能是元兇。本文請來專業髮型師,為你拆解頭髮扁塌的四大成因,並親授7個從根本改善的蓬鬆秘訣,由正確洗護、專業級吹頭術到日常保養,助你告別扁塌髮,輕鬆重塑持久的豐盈空氣感。

為何頭髮總是扁塌?從4大元兇自我診斷

頭髮總是扁塌塌,無論怎樣整理都缺乏空氣感,這個煩惱相信很多人都懂。其實,髮根要站得住腳,背後涉及髮質、頭皮健康以至生活習慣等多重因素。想對症下藥,不如先從以下四大元兇入手,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情況。

元兇一:天生細軟髮質或油性頭皮
有些人的髮絲直徑天生比較細,支撐力相對弱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細軟髮。這種髮質就像幼細的絲線,本身難以抵抗地心吸力,如果再加上頭皮油脂分泌旺盛,情況就更嚴重。過多油脂會包裹髮根,增加頭髮的重量,還會讓髮絲互相黏作成束,蓬鬆感自然消失無蹤。

元兇二:不當的洗護產品與習慣
很多人為了追求柔順效果,會使用質地厚重的護髮素或髮膜,甚至直接塗抹在頭皮上。這些滋潤成分如果沒有徹底沖洗乾淨,就會殘留在髮根,形成一層增加重量的薄膜,直接把頭髮向下拉。此外,有些清潔力過強的洗頭水,雖然當下感覺清爽,但會過度帶走頭皮的天然油脂,反而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分來補償,形成惡性循環。

元兇三:錯誤的吹頭與定型觀念
洗完頭,髮根的塑形黃金時間就在由濕變乾的過程。如果你習慣讓頭髮自然風乾,或者沒有先將頭皮和髮根徹底吹乾,濕氣的重量就會讓髮根在扁塌的狀態下定型。另一個常見的誤區是,用熱風吹完頭髮後就馬上睡覺。剛受熱的頭髮可塑性很高,此時若受到枕頭的壓力,就會被壓平成扁塌的形態並「冷卻定型」,第二天早上便難以救回來。

元兇四:內在失衡與生活壓力
頭髮是身體健康的其中一面鏡子。如果飲食不均衡,缺乏蛋白質、鐵質等頭髮生長的必需營養,髮絲自然會變得脆弱無力。同時,長期的精神壓力、熬夜和作息不定,會影響身體的荷爾蒙平衡與新陳代謝,直接干擾頭皮的健康狀態和正常的油脂分泌,從根本上削弱了髮根的支撐力。

髮型師的蓬鬆秘訣(一):4個正確洗護技巧,從根本解決扁塌

想擺脫頭髮無力扁塌塌的困局,關鍵第一步並不在於昂貴的造型產品,而是回到最根本的日常洗護程序。很多人以為洗頭只是簡單的清潔,但其實正確的技巧才是支撐髮根、重塑豐盈感的基石。掌握以下四個專業洗護技巧,就能為蓬鬆空氣感打好完美基礎。

首先,養成洗髮前先梳頭的習慣。這個步驟就像是頭髮的「預洗」,在頭髮乾燥的狀態下,用寬齒梳或氣墊梳從髮尾開始,溫柔地梳開打結的地方,然後再從髮根梳到髮尾。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,一是能先梳掉附著在髮絲表面的灰塵、皮屑與部分造型品殘留,二是可以解開纏結,避免在洗髮時因摩擦和拉扯造成斷髮,讓後續的清潔更有效率。

接著,是專業髮廊都會採用的「兩次洗髮法」。第一次洗髮的重點是「洗掉表面髒污」,快速將頭皮表面的油脂和塵埃洗走。你會發現這次的泡沫通常比較少,這是正常的。簡單沖洗後,進行第二次洗髮,這次的目標是「深層潔淨頭皮」。將洗髮水在手心加水搓出豐富泡沫後,用指腹以畫圈方式輕柔按摩整個頭皮,確保每個毛囊都得到徹底清潔。記住,健康的頭皮才是孕育強韌髮根的土壤,所以洗頭的重點永遠是頭皮,不是髮絲。

護髮素的用法同樣充滿學問。要滋潤髮絲又不增加髮根負擔,最重要的一點是,護髮素絕對不能接觸頭皮。因為護髮產品中的滋潤成分會讓髮根變得厚重,緊貼頭皮,直接導致扁塌。正確做法是將護髮素均勻塗抹在耳下的髮中至髮尾部分。對於極細軟或易出油的髮質,甚至可以嘗試「反向洗護法」,即洗頭前先在乾髮的髮尾塗上護髮素,等待數分鐘後再如常洗頭,這樣既能滋養髮尾,又能確保沒有多餘的產品殘留,讓髮根維持清爽。

最後,挑選合適的洗護產品是成功的一半。細軟髮應盡量選擇質地較清爽、透明的洗髮水,它們通常含有較少的滋潤成分,不會為髮絲帶來額外重量。可以留意成分表,選擇以「胺基酸界面活性劑」為基底的溫和產品,既能有效清潔,又不會過度刺激頭皮,避免頭皮因過乾而分泌更多油脂。護髮素方面,則要留意是否含有過多矽靈(Dimethicone),這種成分雖然能帶來順滑感,卻也容易在髮絲上形成薄膜,增加重量,使頭髮更難蓬鬆。

髮型師的蓬鬆秘訣(二):3個專業級吹頭術,即時塑造空氣感

想擺脫頭髮洗完很快就變得扁塌塌的困境,除了正確的洗護,吹頭這一步更是決定髮根企身與否的關鍵時刻。很多人以為髮型師的吹頭技術高深莫測,其實只要掌握幾個核心原理,在家中也可以輕鬆複製。學會以下3個專業級吹頭技巧,即時為髮型注入靈魂,塑造持久的豐盈空氣感。

技巧一:改變慣性,「逆向吹髮根」打好基礎

這是最直接,也是最基礎的蓬鬆技巧。原理很簡單,頭髮在濕潤狀態下被吹乾定型後,會產生「形狀記憶」。我們只要逆著它平時習慣下垂的方向去吹,就能輕鬆創造出支撐力。

做法是,洗髮後先用毛巾以按壓方式吸走多餘水分。然後,將你平時習慣的頭髮分界線模糊掉,例如將左邊的頭髮全部撥到右邊,右邊的頭髮撥到左邊,後方的頭髮則往前撥。重點是,風筒要對準髮根,逆著頭髮的生長方向吹。你可以用手指輕輕撥動及撐起髮根,讓熱風可以均勻吹到頭皮與髮根深處。這個動作可以打破頭髮原有的下垂記憶,為髮根注入向上的力量,待頭髮吹乾撥回原位後,蓬鬆的基礎就打好了。

技巧二:善用圓梳,精準撐起重點區域

如果想針對頭頂分界線、後腦等特定位置加強蓬鬆感,圓梳就是你的最佳拍檔。它能精準地將髮根提拉至理想角度,再用熱力加以固定。

當頭髮吹至七、八成乾時,就可以利用圓梳加強塑型。在頭頂或分界線等希望特別蓬鬆的位置,挑起一撮頭髮,將圓梳從髮根下方卡進去,輕輕向上提拉,讓髮根完全離開頭皮。接著,將風筒的風嘴對準圓梳與髮根之間的位置,用熱風吹5-10秒。熱力會幫助髮根塑型。之後,移開熱風,讓髮絲在圓梳上稍微冷卻幾秒,才輕輕地鬆開圓梳。你會發現髮根即時變得挺立,效果非常顯著。

技巧三:熱塑冷定,鎖住完美蓬鬆感

這一步是許多人會忽略,卻是讓造型持久的關鍵。在你用熱風將整個髮型吹好後,千萬不要馬上就結束。請將風筒切換到冷風模式。

用冷風對著已經吹好的髮根及整體頭髮,快速地吹拂大約15-30秒。這個「熱塑冷定」的原理,是利用冷風讓因熱力而張開的毛鱗片迅速閉合,將髮根剛剛塑造好的蓬鬆角度牢牢鎖住。這樣一來,豐盈效果不僅更明顯,也可以維持得更久,即使過了大半天,髮型依然能保持空氣感。

治標先治本:調整飲食與生活,養出健康強韌髮根

要徹底告別頭髮扁塌塌的困擾,除了外在的洗護與吹整技巧,從根源調理身體,才是真正治本的關鍵。頭髮的健康狀況,其實是身體內部狀態的一面鏡子,想養出強韌有支撐力的髮根,就需要從日常的飲食與生活習慣著手。

我們每天吃進肚子的食物,直接影響著頭皮的油脂分泌與髮絲的強韌度。首先,要確保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,因為蛋白質是構成頭髮(角蛋白)的主要原料,雞蛋、魚類、雞胸肉與豆製品都是絕佳的選擇。此外,鐵質、鋅和生物素(維他命B7)等礦物質與維他命,對於維持毛囊健康和促進頭髮生長同樣重要,可以多從深綠色蔬菜、堅果與海鮮中攝取。與此同時,需要減少進食高糖、高油的食物,例如油炸品、甜點和含糖飲品,這些食物容易刺激皮脂腺過度分泌,讓頭皮變得油膩,使髮根失去支撐力,自然就顯得扁塌。

除了飲食,規律的生活作息也是養髮的重要一環。充足的睡眠是身體進行修復的黃金時間,頭皮與毛囊細胞也不例外。長期熬夜會影響荷爾蒙平衡,不但會影響皮膚,更會削弱髮根的健康。另外,長期的精神壓力會使身體釋放壓力荷爾蒙,這可能會干擾頭髮的正常生長週期。嘗試透過適度運動、聽音樂或培養個人興趣來放鬆心情,對頭皮健康有著意想不到的好處。

總而言之,將內在調理與外在護理結合,才是告別扁塌髮質、重拾豐盈空氣感的長遠之策。

改善頭髮扁塌常見問題 (FAQ)

處理頭髮扁塌塌的問題時,你可能會遇到一些疑惑。我們整理了幾個常見問題,並提供專業的解答,助你更有效地塑造豐盈秀髮。

Q:天生細軟髮質,是否注定頭髮一輩子都扁塌?
A:遺傳確實是影響髮質的主要因素,細軟髮因為髮絲直徑較幼,支撐力天生較弱。但是,這不代表無法改善。透過正確的護理方式,例如選擇質地輕盈、不含矽靈的洗髮產品,採用「兩次洗髮」徹底潔淨頭皮,並且在吹頭時逆着髮根方向吹,都能顯著提升髮根的支撐力。配合均衡飲食,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鐵質,從根本養出強韌髮質,後天的努力絕對能為髮型帶來改變。

Q:頭皮容易出油,是否應該增加洗頭次數來改善扁塌?
A: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。洗頭的頻率並非愈多愈好,關鍵在於維持頭皮的油水平衡。過度頻繁地洗頭,特別是使用清潔力過強的產品,反而會洗走頭皮必要的保護性油脂,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,形成惡性循環。建議根據個人頭皮狀況調整,油性頭皮的人士或在炎熱潮濕的季節,可以每天清洗一次。若是中性或乾性頭皮,則可隔日清洗,避免過度清潔導致頭皮乾燥。

Q:為何吹完頭後,睡一覺起來頭髮又會變塌?
A:這個現象與頭髮的「熱塑冷定」原理有關。當我們用熱風吹乾頭髮時,髮絲因高溫而變得具有可塑性。如果此時立刻躺下睡覺,頭部的重量和枕頭的壓力會將尚未完全冷卻定型的髮根壓扁。要解決這個問題,可以在用熱風將頭髮和頭皮完全吹乾後,轉用吹風機的冷風模式,對著髮根吹一會兒,幫助髮絲迅速降溫及閉合毛鱗片,從而固定蓬鬆的造型。

Q:使用護髮素會不會讓頭髮更容易扁塌?
A:護髮素確實可能加重頭髮的負擔,但前提是使用方式不當。護髮產品的主要功能是滋潤髮絲,而非頭皮。正確的方法是將護髮素均勻塗抹在髮中至髮尾的位置,並徹底避開頭皮及髮根。這樣既能修護受損的髮尾,又不會因為產品殘留而導致髮根油膩,影響其支撐力。對於極度細軟的髮質,甚至可以嘗試「逆向護髮」,即在洗髮前先使用護髮素,然後再進行正常的洗髮程序,這樣能確保滋潤成分被吸收,同時洗去多餘的重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