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擁有一頭夢幻金髮,但又擔心自己動手會變成一場災難?害怕染後髮根過亮的「爆頂」、髮色不均,或者變成俗氣的「MK金」,令你遲遲不敢行動?其實,只要掌握正確的專業技巧,在家染金髮亦非不可能的任務。這篇文章將為你整合髮型師不外傳的17個關鍵秘訣,由染前自我評估、挑選命定金色、準備專業工具,到詳盡的漂染步驟教學、失敗緊急補救方案,以至染後護理全攻略,一次過為你詳細解說。告別對自己染金髮的恐懼,跟隨我們的專業指引,你也能在家中安全地染出高級感十足、色澤均勻的理想金髮。
染金髮前必讀:自我評估與專業準備清單
想成功挑戰自己染金髮,關鍵其實不在於染髮那一步,而是在此之前的準備工夫。花點時間做足功課,了解自己的髮質狀況和真正適合的色調,是確保成果不變成災難的第一道防線。這份清單會帶你由內到外,一步步評估自己,做好最專業的準備。
你適合自己染金髮嗎?誠實自我檢測
在踏出第一步前,我們先來一場誠實的自我對話。以下幾個問題,請務必客觀評估,這將直接決定你這次DIY染髮的成功率。
髮質歷史:是否曾染深色、黑色或進行化學處理?
首先,回想一下你頭髮的「履歷」。如果你的頭髮近一兩年內曾染過深棕色、紅色,特別是黑色染劑,就要格外小心。這些深色染劑的色素分子會殘留在髮芯深處,漂髮時很難完全清除,容易導致髮色變得不均勻,甚至出現一塊塊的橘色或啡紅色。同樣,如果頭髮曾進行過負離子或電髮等化學處理,髮質結構已經改變,漂染時的反應也會更難預測。
受損評估:髮尾是否開叉、乾燥或缺乏彈性?
接下來,仔細觀察你的髮質。最直接的方法是檢查髮尾,看看是否有明顯的開叉或乾燥情況。你可以夾起一小撮頭髮,用手指從中段滑到髮尾,感受一下順滑度。如果感覺粗糙乾澀,或者頭髮看起來暗啞無光、缺乏彈性,這代表頭髮的健康正響起警號。在這種狀態下進行漂染,只會加劇受損情況。
髮量與長度:如何準確預估漂染劑用量?
準備不足是許多自己染髮技巧分享中常被忽略的失敗主因。漂染過程最忌諱漂到一半發現漂劑不夠用。一般來說,及肩長度的中等髮量,最少需要準備兩盒漂劑和染膏。如果你的頭髮屬於長髮、及腰或髮量特別豐厚,準備三盒或以上才算穩妥。原則是「寧多勿少」,多準備一盒,總比染出「半成品」好。
風險分析:天生粗硬髮或曾有失敗經驗的專業建議
每個人的髮質都是獨一無二的。如果你天生擁有粗硬、健康的黑髮,雖然髮質強韌,但同時也意味著色素非常頑固,需要更長的漂色時間,失敗風險也相對較高。另外,如果你過往曾有自己染髮失敗的經驗,例如顏色不均或「爆頂」,在挑戰難度更高的金色之前,尋求專業髮型師的意見會是更明智的選擇。
如何挑選命定金色?從膚色找出最襯你的金髮色調
選對金色,可以讓你的膚色提亮幾個層次;選錯了,則可能顯得面色暗沉或蠟黃。想知道自己適合哪種金色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判斷自己的膚色基調。
暖色調皮膚:適合的焦糖金、蜂蜜金、銅金色系
在自然光下看看自己手腕內側的血管顏色,如果偏向橄欖綠或綠色,你很可能就是暖色調皮膚。帶有溫暖感的金色調會非常適合你,例如甜美的蜂蜜金色、帶點橘紅調的銅金色,或是溫潤的焦糖金色,都能讓你的膚色看起來更健康、更有光澤。
冷色調皮膚:適合的灰金、白金、亞麻金色系
如果你的血管顏色偏向藍色或紫色,那麼你就是冷色調皮膚。帶有灰色或銀色調的金色能中和膚色的冷感,突顯你的氣質。不妨考慮充滿時尚感的灰金色、極致搶眼的白金色,或是帶點霧感的亞麻金色系,這些顏色都能讓你更顯白皙。
中性色調皮膚:百搭金色選擇與建議
如果你的血管顏色看起來既有綠色又有藍色,難以分辨,恭喜你,你很可能是幸運的中性色調皮膚。這代表大部分的金色調你都能駕馭。你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由選擇,如果想顯得溫柔一點,可以選暖色系的金色;如果想追求個性,冷色系的金色會是不錯的嘗試。
專業染髮工具清單:自己染髮必備產品與工具
所謂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。準備好一套完整的專業工具,是掌握自己染髮技巧、確保過程順利無誤的基礎。以下是你需要準備的物品清單。
核心產品:漂粉、雙氧奶(不同度數選擇)、目標染膏
這是染髮的核心。漂粉與雙氧奶混合後,才能褪去頭髮的黑色素。雙氧奶有不同度數(如6%、9%、12%)之分,度數越高,漂淺能力越強,但對頭髮的影響也越大。新手建議先了解不同度數的用途。目標染膏則是在頭髮漂淺後,為你染上最終心儀金色的產品。
保護工具:頭皮隔離霜、凡士林、手套、披肩
保護措施絕對不能少。頭皮隔離霜能有效保護頭皮,減少漂染劑的直接刺激。在髮際線、耳朵和頸後塗上一層厚厚的凡士林,可以防止皮膚被染色。專業手套和染髮披肩則能保護你的雙手和衣物。
操作工具:染碗、染梳、分區夾
這些是確保操作順利和效果均勻的工具。使用專用的染碗來混合漂劑和染膏。染梳的一端是梳子,另一端是刷子,方便你均勻塗抹。分區夾則能幫助你將頭髮分成幾個區域處理,確保每一根髮絲都被照顧到,避免出現顏色不均的情況。
後續護理:去黃洗頭水、鎖色護髮素、結構式髮膜
染髮不只是一剎那的事,後續護理決定了你的髮色能維持多久、髮質有多好。去黃洗頭水(通常是紫色)是維持乾淨金色的必需品。鎖色護髮素能減慢色素流失。而漂染後髮質受損,定期使用能重建髮芯結構的髮膜進行深層修護,是維持頭髮強韌健康的重要一步。
自己染金髮步驟全拆解:掌握髮型師技巧,告別「爆頂」與不均
來到最令人期待的實戰環節,想成功自己染金髮,關鍵在於模仿專業髮型師的嚴謹工序。每一個步驟環環相扣,從準備工作到上色技巧,都直接影響最終效果。只要掌握以下核心的自己染髮技巧,你也能在家中染出均勻亮麗的理想金髮,徹底擺脫髮根過亮或顏色斑駁的窘境。
第一步:染前準備與頭皮保護
正式開始前,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一半。這些看似瑣碎的步驟,是保護頭皮與髮質,並確保後續上色順利的第一道防線。
染前不洗頭:利用天然頭油保護頭皮
染髮前一至兩天不洗頭,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專業秘訣。頭皮自然分泌的油脂,會在頭皮表面形成一層天然的保護膜,有效阻隔漂染劑直接接觸頭皮,從而減低化學物質可能引起的刺痛或不適感。
進行皮膚敏感測試(Patch Test)預防過敏
無論你之前是否染過髮,每次使用新的漂染產品前,都必須進行皮膚敏感測試。將少量混合好的漂劑塗抹在耳後或手臂內側的皮膚上,等待24至48小時。如果沒有出現紅腫、發癢等過敏反應,才可安心使用。這個步驟是保障個人安全,絕不能省略。
塗抹隔離霜:於髮際線、耳朵及頸後建立屏障
為了避免額頭、耳朵、頸後等位置的皮膚被染劑染色,可在這些區域的髮際線邊緣塗上一層厚厚的凡士林或油性乳霜。這層物理屏障能有效防止染劑沾染,讓後續清潔更輕鬆。
梳順頭髮並精準分區
在乾髮狀態下,用寬齒梳將頭髮徹底梳順,確保沒有任何打結。然後,將頭髮清晰地分成四個區域:從前額到後頸分出左右兩邊,再從耳頂到另一邊耳頂分出前後兩區,並用分區夾固定好。精準分區能讓你更有條理地逐區塗抹,確保每一根髮絲都能被均勻覆蓋。
第二步:漂髮程序-決定成敗的關鍵
漂髮是整個染金髮過程中技術要求最高的一步,顏色是否均勻、髮質受損程度,都取決於此。
塗抹次序:為何要從髮中至髮尾開始,最後才處理髮根?
髮根「爆頂」(即髮根顏色比髮尾淺得多)是居家染髮最常見的失敗案例。原因是頭皮會散發熱力,加速漂劑的化學反應。所以,正確的塗抹順序是從距離髮根約1至2厘米的位置開始,先塗抹髮中至髮尾的部分。待這部分顏色開始變淺後,才處理髮根。
塗抹技巧:確保每根髮絲均勻覆蓋漂劑
分區完成後,逐一處理每個區域。在每個區域中,再分出約1-2厘米薄的髮片。使用染梳將漂劑充足且均勻地塗抹在髮片正反兩面。用量千萬不能省,漂劑必須完全浸潤髮絲,才能確保顏色褪得均勻。漂劑不足是造成顏色一塊深一塊淺的主要原因。
等待與監察:如何判斷漂色是否達標?(以淺黃色為目標)
塗抹完成後,需要耐心等待並密切觀察。理想的漂淺狀態是頭髮呈現像香蕉內部果肉一樣的淺黃色。在等待期間,可以每隔10-15分鐘,用染梳末端輕輕刮掉一小撮頭髮上的漂劑,檢查底色是否已達到目標。
髮根上色:於最後15-20分鐘完成
當髮中和髮尾的顏色褪至理想程度的七、八成時,就可以開始處理髮根。將漂劑仔細地塗抹在之前預留的髮根部分。由於頭皮的熱力會加速反應,通常髮根的上色時間只需約15-20分鐘,便能追上髮尾的顏色,達至整體色調統一。
第三步:沖洗與去黃矯色
當頭髮整體達到理想的淺黃色後,便可以進入沖洗和矯色的步驟。
如何正確沖洗漂劑?
使用微溫或偏涼的清水徹底沖洗頭髮,直至感覺髮絲上再沒有滑膩的漂劑殘留物為止。避免使用熱水,因為高溫會令張開的毛鱗片進一步受損。沖洗過程要輕柔,不要大力搓揉頭髮。
去黃洗頭水的正確用法與停留時間
沖淨漂劑後,就輪到去黃洗頭水上場。它的紫色色素能中和頭髮中殘留的黃色調,令金髮底色更乾淨。將去黃洗頭水搓出泡沫後,均勻塗抹在頭髮上,然後讓泡沫在髮上停留約5-10分鐘,讓紫色色素有足夠時間發揮作用,然後才沖洗乾淨。
如何判斷是否需要進行第二次漂染?
如果你的原生髮色很深,或想追求極淺的白金色,一次漂染可能無法達到目標的淺黃色底色。如果在首次漂染及去黃後,髮色仍然呈現偏橙或深黃色,並且髮質狀態良好(沒有過度軟化或失去彈性),可以考慮隔一段時間後再進行第二次溫和漂染。
第四步:目標髮色上色
擁有一個乾淨的淺黃底色後,就可以為頭髮染上最終的目標金色了。
上色技巧:從髮根到髮尾均勻塗抹
上目標染膏或補色劑時,操作相對簡單。由於頭髮底色已經均勻,通常可以將染劑直接從髮根到髮尾一次過塗抹。同樣地,確保分區塗抹,讓每根髮絲都得到均勻覆蓋。
確保染劑份量充足
與漂髮一樣,染髮劑的份量必須充足。髮量多或長髮的人士,應預先準備至少兩盒染劑,避免染到一半時才發現份量不足,導致前功盡廢。
根據產品說明等待及沖洗
不同品牌的染劑,其建議的等待時間都不同。務必嚴格遵從產品包裝上的指示時間,時間過短會上色不全,時間過長則可能令髮色過深或對髮質造成不必要的傷害。等待時間結束後,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即可。
如何延長金髮壽命?染後護理全攻略
成功自己染金髮只是旅程的第一步,想讓這份辛苦換來的亮麗髮色更持久,染後護理就是決定成敗的關鍵。漂染後的頭髮結構變得脆弱,需要加倍細心的照料,才能避免髮色快速變黃及髮質變差。
染後72小時黃金鎖色期護理
掌握首次洗髮的最佳時機
染髮後,頭髮的毛鱗片需要時間才能完全閉合,將色素粒子穩定地鎖在髮芯內。所以,請盡量延長首次洗髮的時間,建議等待至少48至72小時。這段黃金時間能有效鞏固髮色,是延長金髮壽命最簡單直接的方法。
避免使用清潔力過強的洗頭水
當你終於可以洗頭時,選擇合適的洗頭水非常重要。應避免使用含有硫酸鹽(Sulfates/SLS/SLES)等清潔力過強的產品,因為它們會過度清潔,加速色素流失。建議選用專為染後或受損髮質設計的無硫酸鹽(Sulfate-free)或弱酸性洗頭水,溫和地潔淨頭皮與髮絲。
建立個人化金髮護理組合
漂染後的頭髮如同需要特別呵護的肌膚,一套度身訂造的護理組合不可或缺。這不代表需要堆滿瓶瓶罐罐,而是要策略性地交替使用不同功能的產品,滿足頭髮在不同階段的需求。
去黃矯色產品:維持乾淨金髮色調
亞洲人的頭髮在漂淺後,底層的黃色色素會逐漸顯現,導致金髮變得混濁。紫色洗頭水或紫色髮膜就是金髮的救星。根據色彩學的對比色原理,紫色可以中和黃色,讓金髮維持乾淨、清透的色調。建議每週使用一至兩次,避免過度使用令髮色偏紫。市面上如L’Oréal Professionnel、Fanola等品牌都有推出效果顯著的去黃產品。
鎖色護髮產品:減緩色素流失
在不去黃的日子,日常洗護應以鎖色產品為主。這類產品的配方通常酸鹼值較低,有助於保持毛鱗片緊閉,減慢人工色素的流失速度。它們同時能為頭髮提供基礎的滋潤,維持髮色的光澤感。
補充角蛋白產品:強化髮絲結構
漂染過程會導致頭髮內部的主要構成物質——角蛋白(Keratin)大量流失,令髮絲變得脆弱、缺乏彈性。定期使用含有水解角蛋白或氨基酸的護髮產品,可以像填充物一樣,填補髮絲內部的空洞,重新強化結構,改善頭髮的強韌度。
結構式修護產品:深層重建髮芯鏈鍵
這是針對嚴重受損髮質的終極修護。漂染會切斷頭髮內部的二硫化鍵(Disulfide Bonds),這是支撐頭髮骨架的關鍵。像Olaplex或K18這類結構式修護產品,其專利科技能深入髮芯,重新連接這些斷裂的鏈鍵,從根本上重建頭髮的健康結構,而不只是在表面形成保護膜。這類深層護理能顯著改善頭髮一拉就斷的狀況。
日常保養:減少物理及熱力傷害
除了洗護產品,日常習慣也是影響金髮壽命的重要一環。掌握正確的自己染髮技巧,也包括了解如何減少後續傷害。
吹髮前使用抗熱產品
熱力是染後髮色的頭號敵人。每次使用風筒、直髮夾或捲髮棒前,務必均勻噴上抗熱產品。它能在髮絲表面形成保護層,減少高溫對毛鱗片和色素造成的直接傷害。
減少使用高溫造型工具
即使有抗熱產品保護,也應盡量減少使用高溫造型工具的頻率。若必須使用,嘗試將溫度調低,並且快速完成造型,避免讓熱力在同一位置停留過久。
使用絲質枕頭套減少摩擦
棉質枕頭套的纖維相對粗糙,在你睡覺翻身時,會與頭髮產生摩擦,令本已脆弱的毛鱗片張開,導致髮色加速脫落和毛躁。換上絲質或緞面枕頭套,其順滑的表面能大幅減少摩擦力,溫柔地保護你的金髮。
自己染金髮常見問題 (FAQ)
自己染金髮後,要隔多久才能再染或燙髮?
自己染金髮,尤其是漂髮後,頭髮的毛鱗片結構會受到改變,變得較脆弱。化學處理對頭髮造成負擔,因此染髮或燙髮後,髮絲需要時間恢復。為了保護髮絲健康,以及避免進一步的損傷,我們建議在自行染金髮或進行任何漂髮後,至少等待四至六週才再次進行染髮,例如局部補染或轉換髮色。若計畫進行燙髮,例如電髮或離子燙,則建議等待更長的時間,通常是三至六個月。這個期間,請持續進行深層護理,使用結構式髮膜補充髮絲營養,並加強保濕,為下一次的化學處理做好準備,讓頭髮有足夠的復原期。
染髮過程中染劑不夠用可以中途補充嗎?
染髮過程中發現染劑不足,中途補充並非理想做法。染劑一旦混合,其化學作用便開始進行。若在塗抹一半時才補充新的染劑,前面已塗抹的頭髮會比後面補充的頭髮吸收更長時間,導致最終顏色不均勻,出現明顯的色差。特別是自己染金髮時,顏色的均勻度是成敗關鍵。因此,我們強烈建議在開始染髮前,務必精準評估頭髮長度與髮量,並準備足夠的染劑份量。如果髮量較多或長度較長,預先多準備一至兩盒染劑,會讓您的自己染髮技巧發揮更好,避免因染劑不足而造成困擾。
漂染時應一次處理到位,還是可以分幾次進行?
漂染頭髮,特別是自己染金髮時,許多人會認為分幾次進行漂染會比較安全,對頭髮傷害較小。然而,專業髮型師通常建議應一次性處理到位。這意味著,選擇適當濃度(例如較低度數)的雙氧奶,但讓漂劑在頭髮上停留足夠時間,直至達到目標的淺黃色(類似香蕉皮內部色澤)。分次、重複地對頭髮進行漂染,雖然每次時間短,但每一次化學處理都會打開並損害毛鱗片,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累積性的傷害,導致髮絲乾枯斷裂。一次性溫和而徹底的處理,能夠更均勻地去除頭髮中的色素,減少對髮絲的重複衝擊,讓自己染金髮的效果更理想。
泡泡染、乳霜染、膏狀染,哪種最適合新手自己染金髮?
對於新手自己染金髮,染劑的類型選擇確實重要。
* 泡泡染:它的優點是操作極為簡單,像洗頭一樣,易於均勻覆蓋,對於新手來說上手容易。但是,泡泡染的顯色力通常較弱,對染深或漂淺後再上色的金髮色調,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飽和度或精準度,且顏色效果難以精確控制。
* 乳霜染:這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類型。它的質地較濃稠,塗抹時不易滴落,相對容易控制用量與塗抹範圍。乳霜染通常含有更多護髮成分,對髮質的刺激較小,顏色效果也相對穩定。對於追求更精準的金色效果,或已完成漂髮步驟的新手而言,乳霜染是較為推薦的選擇。塗抹時雖然需花費較多時間確保均勻,但整體效果更佳。
* 膏狀染:這類染劑質地最濃稠,常用於專業沙龍或精準的局部補染。它需要與雙氧水混合,對比例和塗抹技巧要求較高,新手可能較難掌握,容易導致顏色不均。因此,若您是初次嘗試自己染金髮,且需要全頭上色,膏狀染通常不推薦作為首選。
綜合來看,對於希望自己染金髮的新手,乳霜染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衡點。它操作相對不複雜,同時能提供較好的顏色控制與護髮效果。不論選擇哪種染劑,最重要的都是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,並在染髮前進行皮膚敏感測試與髮束測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