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頭髮毛躁救星】專家拆解6大毛躁原因,教你認清5大類型,度身訂造專屬Treatment告別煩惱絲!

每朝起身,頭髮總是亂翹不聽話?無論天氣潮濕或乾燥,頭髮都毛躁得像「獅子王」?試盡各種標榜順滑貼服的洗護產品,效果卻未如理想,問題可能在於你未真正「對症下藥」。頭髮毛躁並非單一成因,從天生髮質、後天損傷到護理習慣,都可能是元兇。本文將由專家為你從根源拆解6大毛躁成因,並提供30秒自我檢測,助你快速辨識自己屬於哪一種毛躁類型。最後,更會針對5大類型提供度身訂造的專屬護理方案(Treatment),讓你告別煩惱絲,重拾柔順亮澤的秀髮!

頭髮毛躁是什麼?從根源「毛鱗片」拆解成因

許多人都有頭髮毛躁的困擾,髮絲變得蓬鬆凌亂,失去應有的光澤與柔順,這不但影響外觀,而且難以打理。要真正解決頭髮毛躁問題,首先要了解頭髮毛躁原因。頭髮毛躁的根源,其實藏在我們髮絲最外層的微觀結構——毛鱗片。了解毛鱗片的運作,就能明白頭髮毛躁意思,進而找到適合的頭髮毛躁 treatment。

毛鱗片:掌管頭髮柔順的關鍵

頭髮並非一根光滑的絲線,它有一層天然的保護外衣,這就是毛鱗片。毛鱗片由微小的角質細胞組成,它們像魚鱗一樣,一層又一層地緊密排列,覆蓋在髮絲的表面。毛鱗片的功能,就是保護頭髮內部結構,同時鎖住頭髮中的水分與養分。它就像頭髮的守門員,確保髮絲健康亮麗。

健康與受損的毛鱗片:以「屋頂瓦片」秒懂結構原理

我們可以想像頭髮的表面,好比一個屋頂。健康的毛鱗片就像屋頂上排列得整齊又緊密的瓦片。這些瓦片平滑地貼合在一起,可以有效阻擋外界侵害,而且鎖住屋內(即頭髮內部)的水分。這時的頭髮看起來會十分柔順、有光澤,摸起來也滑滑的。相反,如果毛鱗片受損了,就好像屋頂上的瓦片翹起來、甚至碎裂脫落。瓦片之間出現了縫隙,屋內就不再密封,也無法抵禦風雨。

毛鱗片受損的後果:水分流失與濕氣入侵導致毛躁

當頭髮的毛鱗片受到損害,不再平整閉合,它就無法有效鎖住髮絲內部的水分。頭髮內的水分會因此大量流失,導致髮絲變得乾燥、粗糙。同時,因為毛鱗片翹起,頭髮變得多孔,它會更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濕氣。吸收到的水分會不均勻地進入髮絲內部,讓頭髮膨脹變形,結果就是頭髮變得蓬鬆、捲翹、難以馴服,這就是頭髮毛躁意思了。您會感覺髮絲像稻草一樣,毫無光澤,看起來也特別凌亂。

30秒自我檢測:找出您的專屬「毛躁類型」

了解毛鱗片如何影響頭髮毛躁後,您可能想知道,自己的頭髮毛躁到底屬於哪一種?其實頭髮毛躁有不同類型,它們的成因與改善方法也不同。花一點時間自我檢測,找出您專屬的毛躁類型,就能為自己量身訂造最有效的頭髮毛躁 treatment,找到您的頭髮毛躁救星。

A類 – 天生捲曲型:髮質細軟微捲,難以貼服

如果您的頭髮天生帶有細微捲度,髮質摸起來比較細軟,常常感覺難以貼服,即使梳理過後,頭髮還是容易蓬鬆,那麼您可能屬於天生捲曲型毛躁。這是因為天生捲髮的毛鱗片結構本身就較難完全平整閉合。

B類 – 化學受損型:近期曾染、燙、漂髮

如果您近期曾經進行染髮、燙髮或者漂髮等化學處理,隨後發現頭髮變得特別毛躁、乾燥、容易斷裂,那麼化學受損型毛躁就是您的類型。這些化學藥劑會強力打開毛鱗片,在改變髮型或髮色的同時,也會對毛鱗片造成傷害。

C類 – 熱力損傷型:頻繁使用高溫造型工具

您是否每天使用風筒高溫吹髮,或者頻繁使用電捲棒、直髮夾等高溫造型工具?如果頭髮變得乾枯、脆弱,甚至出現分叉,很可能是熱力損傷造成的毛躁。高溫會讓頭髮的蛋白質變性,直接破壞毛鱗片結構。

D類 – 環境影響型:天氣潮濕或乾燥時毛躁加劇

如果您的頭髮在潮濕的雨天特別容易膨脹、捲翹,而在乾燥的冷氣房或冬天又變得乾枯、靜電頻繁,那麼您的毛躁問題很可能與環境濕度變化有關。這種環境影響型毛躁,會讓髮質隨著天氣的改變而波動。

E類 – 護理不當型:髮質乾旱如草,缺乏光澤

您的頭髮是不是長期感覺乾旱、缺乏水分,摸起來像稻草一樣粗糙,而且沒有光澤?這可能與日常護理習慣有關,例如洗髮水選擇不當、護髮不足或錯誤的洗護方式。這種護理不當型毛躁,提示您需要檢視自己的護髮流程。

深入剖析:6大核心頭髮毛躁原因

頭髮毛躁是一個常見問題,很多朋友都為此感到困擾。要徹底告別毛躁,找到屬於您的頭髮毛躁救星,第一步是深入了解頭髮毛躁原因。頭髮毛躁意思不只是外觀上的凌亂,它反映了髮絲結構的健康狀況。現在,我們一起來探索六個核心原因,它們可能就是導致您頭髮毛躁的幕後黑手。了解這些成因,您可以更有效地選擇頭髮毛躁 treatment。

原因一:天生髮質的結構限制

捲曲髮的毛囊與髮幹結構如何導致毛鱗片天生不平整

有些朋友天生就容易頭髮毛躁,這與他們的髮質結構有關。捲曲髮的毛囊形狀與直髮不同,它不是圓形的,而是呈現橢圓形,甚至更扁平。毛囊形狀決定了髮幹的橫截面形狀,捲曲髮的髮幹也是不規則的。由於髮幹本身就是彎曲的,毛鱗片(頭髮最外層的保護層)便難以像瓦片一樣平整地排列覆蓋。毛鱗片一旦無法完全閉合,髮絲內部的水分就會容易流失,外界濕氣亦會乘虛而入,因此這類髮質天生就比較容易顯得毛躁、蓬鬆,難以貼服。

原因二:後天人為的持續傷害

化學傷害:染燙劑如何強力打開並破壞毛鱗片

我們的日常美髮習慣,有時會不經意地成為頭髮毛躁原因。化學處理就是其中一個常見原因。進行染髮、漂髮或燙髮時,美髮師需要使用強效的化學藥劑。這些藥劑的作用就是強力打開髮絲表面的毛鱗片,令色素或燙髮藥水能夠進入髮芯,改變頭髮的顏色或捲度。但是,這個過程會對毛鱗片造成直接且通常不可逆的破壞,使它們變得脆弱、粗糙,無法再緊密閉合。毛鱗片受損後,頭髮內部的水分與蛋白質就會大量流失,頭髮自然變得乾枯毛躁。

熱力傷害:高溫導致頭髮蛋白質變性及毛鱗片受損

此外,頻繁使用高溫造型工具,例如風筒、直髮夾與電捲棒,是另一個主要的頭髮毛躁原因。過高的溫度會使頭髮中的蛋白質變性,這就好像雞蛋煮熟後無法還原一樣。同時,毛鱗片會因高熱而翹起、炭化,甚至脫落。熱力傷害會讓髮絲變得脆弱易斷,失去彈性,表面變得粗糙,看起來自然會顯得毛躁。

物理摩擦:毛巾搓揉、不當梳理造成的日常磨損

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無害的習慣,其實也會造成頭髮毛躁。例如,洗頭後用力用毛巾搓揉頭髮,或者使用不合適的梳子、大力梳理打結的頭髮,這些都會對髮絲造成物理摩擦。濕髮時的毛鱗片特別脆弱,用力搓揉會直接磨損並掀開毛鱗片。長時間的物理磨損會讓毛鱗片不斷翹起、剝落,導致頭髮表面粗糙,光澤度下降,因此更容易毛躁。

原因三:錯誤的清潔護理習慣

過度清潔:強力洗頭水(SLES/SLS)洗走天然保護油脂

洗頭看似簡單,但錯誤的清潔習慣可能是您頭髮毛躁的原因。部分洗頭水含有強力清潔成分,例如十二烷基聚氧乙醚硫酸鈉 (SLES) 或十二烷基硫酸鈉 (SLS)。這些成分清潔力雖然強,但它們可能會過度洗去頭皮與髮絲上天然的保護油脂。這些天然油脂是頭髮重要的保護屏障,幫助毛鱗片保持平滑,鎖住水分。一旦油脂被過度清除,頭髮就會失去這層保護,變得乾旱、脆弱,毛鱗片也會翹起,導致頭髮毛躁。

水溫過高:熱水令毛鱗片過度張開,加劇水分流失

水溫亦是影響頭髮狀態的關鍵因素。用過熱的水洗頭,會令髮絲的毛鱗片過度張開。這就好像打開了頭髮的「大門」,令髮絲內部的水分更容易流失到空氣中。當頭髮內部水分不足時,就會變得乾燥、粗糙,自然會顯得毛躁。溫水洗髮會是更好的選擇,既能有效清潔,又不會對頭髮造成額外傷害。

原因四:天氣與濕度的雙重夾擊

乾燥環境:空氣從頭髮中「搶走」水分

天氣環境對頭髮的影響非常大,是頭髮毛躁原因之一。在乾燥的環境下,例如秋冬季節,或者長時間身處冷氣房,空氣中的濕度很低。此時,乾燥的空氣就會像一塊海綿,從您的頭髮中「搶走」水分,導致髮絲變得非常乾燥。當頭髮缺乏足夠水分時,毛鱗片就會翹起,髮絲看起來就會粗糙無光,毛躁感隨之而來。

潮濕環境:空氣水分子與頭髮角蛋白作用導致不均勻膨脹

相反,在高濕度的環境中,例如香港的潮濕天氣,頭髮也容易毛躁。對於已經受損、毛鱗片不平整的頭髮,它們會大量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子。這些水分子會與頭髮中的角蛋白(頭髮的主要構成物質)產生作用,導致髮絲不均勻地膨脹。髮絲的膨脹與變形會使毛鱗片進一步翹起,頭髮因此變得蓬鬆、凌亂,出現嚴重的毛躁現象。

原因五:內部營養失衡的警號

缺乏關鍵營養素:蛋白質、生物素、維他命與礦物質的重要性

頭髮的健康也反映了我們身體內部的狀況。缺乏關鍵營養素是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頭髮毛躁原因。頭髮主要由蛋白質構成,同時也需要多種維他命與礦物質才能健康生長。例如,蛋白質是頭髮的基石,生物素(維他命B7)有助於角蛋白的形成,而維他命(例如B群、C、E)與礦物質(例如鋅、鐵)則對髮絲的強韌度與光澤至關重要。當身體缺乏這些關鍵營養時,髮絲的結構就會變得脆弱,容易斷裂,失去彈性和光澤,看起來自然會顯得乾枯毛躁。

原因六:中醫角度看「髮為血之餘」

氣血不足、腎氣虧虛與頭髮毛躁的內在聯繫

除了現代醫學的解釋,中醫學亦對頭髮毛躁原因有獨到的見解。中醫認為「髮為血之餘」,意思是頭髮的健康與光澤是體內氣血充足與否的表現。如果身體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,頭髮就無法得到足夠的滋養,容易變得枯黃、乾澀、失去彈性,因此會毛躁。此外,「腎其華在髮」,意指腎氣的盛衰與頭髮的生長、烏黑與健康息息相關。若腎氣虧虛,頭髮可能就會變得稀疏、早白,並出現毛躁問題。從中醫角度來看頭髮毛躁意思,其解決方案往往從內在調理出發,例如補益氣血、滋養肝腎,這些都能成為有效的頭髮毛躁 treatment。

終極毛躁改善方案:按5大類型度身訂造專屬Treatment

了解清楚各種頭髮毛躁原因之後,就來到最關鍵的實踐部分。要找到真正有效的頭髮毛躁treatment,關鍵在於「對症下藥」。每個人的髮質與受損情況都不同,因此一套單一的護理方法難以適用於所有人。接下來,我們會將毛躁問題細分成五大類型,為你度身訂造專屬的護理方案,讓你清晰地找到屬於自己的頭髮毛躁救星,告別亂翹煩惱絲。

A類 – 天生捲曲型毛躁護理方案

天生捲曲的髮質,由於其髮幹結構本身就不規則,毛鱗片難以完全平整貼合,所以鎖水能力天生較弱,在護理上需要特別用心。

護理重點:強效保濕、維持捲度、避免過度清潔

護理的核心目標是為髮絲注入並鎖住充足水分,同時保護其獨特的捲曲形態。過度清潔會洗走保護捲髮的天然油脂,使毛躁問題加劇,因此必須避免。

推薦步驟:選用無硫酸鹽洗護、學習用烘罩吹髮、善用髮乳或慕斯

第一步是更換洗護產品,選擇不含硫酸鹽(Sulfate-free)的溫和配方,這樣可以在清潔的同時,保留頭髮必需的天然油脂。其次,學習正確的吹髮技巧,使用風筒的烘罩(Diffuser)以低溫、低風速由下往上烘乾頭髮,這樣能維持捲度的立體感,又不會吹散髮絲。最後,在頭髮半乾時,均勻塗上具保濕效果的髮乳(Hair Cream)或慕斯(Mousse),可以有效定義捲度,增加頭髮的光澤與順滑感。

B類 – 化學受損型毛躁急救方案

經常染髮、漂髮或燙髮,會令頭髮的結構受到化學性破壞,髮芯的蛋白質和脂質大量流失,導致頭髮變得乾枯脆弱,急需深層的修復。

護理重點:結構性修復、補充蛋白質與脂質

護理重點是從根本重建頭髮的內部結構。這不僅僅是表面保濕,而是要為髮芯補充流失的關鍵營養,特別是作為頭髮主要構成物質的角蛋白與鞏固結構的脂質。

推薦步驟:定期用角蛋白髮膜、把握染燙後黃金72小時護理、減少染燙週期

建議每週至少進行一次深層護理,使用含有水解角蛋白(Hydrolyzed Keratin)或神經醯胺(Ceramide)的髮膜,為頭髮進行結構性修補。特別要把握染燙後72小時的黃金修護期,此時毛鱗片尚未完全閉合,護髮成分最容易滲透至髮芯,護理效果事半功倍。當然,最根本的方法是適度延長染燙的週期,給予頭髮足夠的休養生息時間。

C類 – 熱力損傷型毛躁防禦方案

每日使用直髮夾、捲髮棒等高溫造型工具,熱力會直接導致頭髮的蛋白質變質,毛鱗片受損翹起,這種傷害需要以防禦為主,護理為輔。

護理重點:隔熱保護、降溫護理

面對熱力傷害,首要任務是建立一道有效的保護屏障,減少高溫直接接觸髮絲。同時,利用溫度的變化來完成造型,可以將傷害減到最低。

推薦步驟:造型前必用抗熱產品、掌握低溫造型技巧、善用風筒冷風定型

在進行任何熱力造型前,必須在乾髮上均勻噴上抗熱噴霧(Heat Protectant Spray),它能在髮絲表面形成保護膜,抵禦高溫。嘗試將造型工具的溫度調低,很多時候並不需要用到最高溫度也能達到理想效果。完成造型後,記得使用風筒的冷風功能對全頭吹一會,這個簡單的動作有助毛鱗片快速閉合,鎖住造型之餘,更能提升頭髮光澤。

D類 – 環境影響型毛躁屏障方案

當天氣潮濕時,頭髮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變得蓬亂;在乾燥環境下,頭髮內部的水分又會被抽走而變得乾枯。這種類型的毛躁,關鍵在於建立一道物理屏障。

護理重點:封閉毛鱗片、隔絕外界濕氣

護理的目標是在頭髮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,既能防止內部水分流失,又能阻擋外部濕氣入侵,從而維持頭髮的水油平衡。

推薦步驟:出門前用護髮油形成保護膜、做好頭髮防曬

每天出門前,取數滴護髮油在掌心搓勻,然後輕輕按壓在髮中至髮尾的位置。護髮油能在髮絲上形成疏水層,有效撫平毛躁,並隔絕濕氣。此外,紫外線同樣會損害頭髮,令其變得乾旱。在陽光猛烈的日子,可以選用具有防曬功能的頭髮噴霧,為秀髮提供多一重保護。

E類 – 護理不當型毛躁重建方案

如果你的毛躁問題不屬於以上任何一類,但頭髮卻長期乾旱如草、缺乏光澤,那很可能是日常的護理習慣出了問題,需要從根本上進行一次全面的流程重建。

護理重點:根本改變護理流程、由內而外補充營養

這種類型需要的是一次徹底的護理革命,從洗髮、護髮到日常習慣,每一步都要重新審視。同時,頭髮的健康也離不開身體的營養供給,內外兼修才是長久之計。

推薦步驟:更換溫和洗護產品、建立定期修剪習慣、審視飲食結構

首先,立即檢查你正在使用的洗護產品,如果含有強力清潔成分(如SLS/SLES),應更換成性質更溫和的胺基酸洗護產品。其次,建立定期修剪的習慣,每6至8星期修剪一次髮尾,可以防止分叉向上蔓延,維持頭髮的健康。最後,審視自己的飲食,確保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(如雞蛋、魚肉、豆類)、生物素及維他命,為頭髮提供生長的原材料。

擊退毛躁的購物清單:專家教你從成分揀啱護髮產品

要尋找根治方法,必須先理解最核心的頭髮毛躁原因,那就是毛鱗片的受損與張開。當我們選購護髮產品時,就如同為頭髮挑選最貼身的戰衣,每一種成分都應該對症下藥。這份購物清單,就是你的最強指南,助你從琳瑯滿目的產品中,找到專屬的頭髮毛躁救星。

洗髮產品的選擇智慧

洗頭是護理的第一步,也是最容易出錯的一步。選擇對的洗髮產品,能為後續的頭髮毛躁treatment打好基礎,反之,則可能讓所有努力付諸流水。

辨識溫和界面活性劑:為何要選胺基酸系

界面活性劑是洗髮水中的清潔主力。許多市售產品為了追求強勁的起泡力與去油效果,會使用較刺激的成分。溫和的胺基酸系界面活性劑,它的結構與人體皮膚相近,pH值亦偏弱酸性。它能在有效清潔頭皮污垢的同時,保留必要的天然皮脂保護層。這樣可以避免過度清潔引致的乾燥,從根本上維持頭皮健康,為孕育柔順秀髮提供一個理想環境。

避開加劇乾燥成分:高濃度硫酸鹽(SLES/SLS)及酒精

在成分表上,請特別留意硫酸鹽(Sulfates),特別是月桂基硫酸鈉(SLS)與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(SLES)。它們的清潔力非常強,容易過度帶走頭髮的天然油脂,使毛鱗片因缺水而翹起,直接加劇毛躁問題。另外,部分造型產品中的變性酒精(Alcohol Denat.)揮發性高,會一併抽走頭髮的水分,讓髮絲變得更乾旱,應盡量避免。

護髮修護產品的成分關鍵

洗髮後,毛鱗片會處於張開的狀態,這是補充營養的最佳時機。在尋找有效的頭髮毛躁treatment時,學會辨識護髮產品中的關鍵成分,能讓修護效果事半功倍。

保濕類成分:透明質酸、維他命原B5、摩洛哥堅果油

保濕是撫平毛躁的基礎。透明質酸(Hyaluronic Acid)如同一個強力磁石,能為頭髮吸附並鎖住大量水分。維他命原B5(Panthenol)的分子極小,可以滲透髮芯,由內而外地滋潤,增加頭髮的彈性與光澤。而摩洛哥堅果油(Argan Oil)等天然油脂,則能在髮絲表面形成一層輕薄的保護膜,防止水分流失,同時帶來順滑觸感。

H44: 修護類成分:水解角蛋白、神經醯胺

對於因染燙而受損的頭髮,補充結構性成分是關鍵。水解角蛋白(Hydrolyzed Keratin)是構成頭髮的主要蛋白質,能填充毛鱗片受損的空隙,強化髮絲結構。神經醯胺(Ceramide)則是髮絲中原有的天然脂質,負責像水泥一樣將毛鱗片黏合起來,補充它能有效鞏固髮絲屏障,讓頭髮恢復強韌。

正確看待矽靈(Silicone):撫平毛躁與保護功能的平衡

矽靈(Silicone)經常被討論。它的主要功能是在頭髮表面形成一層順滑的薄膜,即時填補毛鱗片的凹凸不平,達到立竿見影的柔順效果,並能保護頭髮免受熱力和濕氣侵害。它是一種高效的暫時性修飾成分。不過,非水溶性的矽靈長期使用後,有可能在髮絲上累積,影響後續養分吸收。因此,選擇含矽靈的產品時,應確保日常使用具有足夠清潔力的洗髮水,做好平衡。

造型及護理工具的選擇

除了護髮產品,日常使用的工具同樣會影響髮質。一把好的梳子和一個合適的風筒,是維持秀髮柔順不可或缺的夥伴。

梳具選擇:寬齒梳、氣墊梳、豬鬃毛梳的適用時機

不同的梳子有不同的用途。濕髮狀態下,毛鱗片最為脆弱,應該使用寬齒梳,從髮尾開始輕柔地梳開打結,避免暴力拉扯。日常吹整和梳理乾髮時,帶有柔軟氣墊的氣墊梳能按摩頭皮,同時溫和地梳順頭髮。而天然的豬鬃毛梳,它的結構與人類毛鱗片相似,能將頭皮的天然油脂從髮根帶到髮尾,為頭髮增添自然光澤,特別適合髮質偏乾的人士。

負離子風筒的原理與好處

負離子風筒是改善毛躁的科技利器。它的原理是,在吹出熱風的同時釋放大量帶負電的離子。這些負離子可以中和濕髮上因靜電而產生的正電荷,從而撫平毛躁。同時,負離子能將水分子分解成更微細的粒子,讓水分更容易滲透到髮芯,加快乾髮速度,減少頭髮暴露在高溫下的時間。最終效果是,吹乾後的頭髮不僅更順滑,也更有光澤,有助於毛鱗片更好地閉合。

頭髮毛躁常見問題(FAQ)

關於頭髮毛躁的種種疑問,例如尋找有效的頭髮毛躁treatment,或者想深入理解頭髮毛躁意思,這裡為你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,並提供專業的解答。

頭髮自然風乾比用風筒吹更好嗎?

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。事實上,若使用正確的方法,用風筒吹乾頭髮比長時間自然風乾更能保護髮質。因為頭髮在濕潤狀態下最為脆弱,毛鱗片會張開,如果讓頭髮長時間處於濕潤狀態,髮絲內部的結構(皮質層)反而可能因過度吸水膨脹而受損。正確的做法是,洗髮後先用毛巾以按壓方式吸走多餘水分,然後使用風筒,將風嘴朝下,順著毛鱗片的方向,以中低溫度將頭皮與髮根優先吹乾,再吹理髮絲至八成乾,最後轉用冷風模式幫助毛鱗片閉合。這樣既能縮短頭髮的脆弱時間,又能讓髮絲更顯順滑。

為何冬天頭髮的靜電和毛躁問題特別嚴重?

冬天頭髮的毛躁與靜電問題,其中一個主要的頭髮毛躁原因是空氣濕度大幅下降。乾燥的空氣會從頭髮中「抽走」水分,導致髮絲缺水乾旱。當頭髮含水量不足,加上與乾燥的衣物(如羊毛頸巾、冷帽)頻繁摩擦時,就極容易產生靜電,令髮絲互相排斥,顯得凌亂飛散。因此,在冬天為頭髮加強保濕,例如使用滋潤型的護髮油,是應對季節性毛躁的關鍵。

經常梳頭會令頭髮更毛躁嗎?

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梳理的方法與工具。如果使用不合適的梳子(例如塑膠密齒梳)過度用力拉扯,或在頭髮濕潤時強力梳理,的確會因摩擦而嚴重損傷毛鱗片,令頭髮變得更毛躁、甚至斷裂。不過,適度並溫柔地梳理頭髮是有益的。使用寬齒梳或天然豬鬃毛梳,由髮尾開始輕柔地梳開打結處,再從髮根梳至髮尾,有助於將頭皮分泌的天然油脂均勻分佈到髮絲上,這層油脂是天然的保護膜,能有效滋潤頭髮,減少毛躁。

有沒有快速撫平毛躁的應急方法?

當需要即時出門,卻發現頭髮毛躁不堪時,確實需要一些快速的頭髮毛躁救星。最直接有效的方法,是使用免沖洗的護髮油或抗毛躁精華。取極少量在掌心搓勻,然後輕輕由上而下撫平在毛躁的髮絲表面,產品中的油分能即時封閉翹起的毛鱗片,增加頭髮的垂墜感與光澤。如果手邊沒有任何護髮產品,可將少量不含酒精的潤手霜在掌心溫熱後,極輕微地帶過髮絲表面,同樣能達到暫時撫平的效果,但切記用量必須極少,避免頭髮變得油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