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鹽水洗髮防甩頭髮?】醫生警告切勿亂試!全面拆解鹽水頭髮用法4大步驟與3大隱藏風險

近年,一股「鹽水洗髮」的風潮在香港悄然興起,不少人深信它能有效改善頭皮問題,甚至聲稱有助防甩頭髮。這種源自「No-Poo」概念的自然護理法,透過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,讓許多深受頭皮痕癢、出油和掉髮困擾的市民躍躍欲試,希望以低成本解決長期困擾。然而,當醫學界權威針對「鹽水洗髮」發出切勿亂試的嚴正警告時,您是否仍應盲目跟從?

本文將全面解構坊間流傳的「鹽水頭髮用法」四大步驟,並由專業醫生角度,深入剖析其三大隱藏風險,助您一文看清鹽水洗髮的真相,擺脫謬誤,為頭髮選擇真正健康、安全的護理之道。

為何「鹽水洗髮」近年在香港備受關注?

「鹽水洗髮」這股潮流,近年在香港越來越多人談論,成為護髮界的新話題。人們開始思考,這種天然的洗髮方式,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,為何會突然受到大家的關注。

源於「No-Poo」(無洗頭水)及「頭皮肌斷食」的自然護理概念

「鹽水洗髮」的興起,其實與「No-Poo」(無洗頭水)及「頭皮肌斷食」這兩個自然護理概念息息相關。許多人認為,傳統洗髮水中的化學成分,例如:界面活性劑與防腐劑,會過度清潔頭皮,甚至破壞頭皮本身的健康屏障。他們轉向「No-Poo」,即是減少甚至停止使用化學洗髮水。同時,他們相信讓頭皮進行「肌斷食」,有助頭皮回復自然平衡狀態,不再依賴外界化學品的刺激。

社交媒體與網上文章的推波助瀾

社交媒體與網上文章對「鹽水洗髮」的普及,產生了巨大影響。許多使用者會在Facebook、Instagram等平台,分享自己親身嘗試「鹽水頭髮用法」的經歷。他們展示「用前用後」的照片,發布詳細的DIY步驟,甚至組成討論群組互相交流。這些第一手經驗分享,加上網紅或健康部落客撰寫的文章,迅速擴大了「鹽水洗髮」的知名度,讓更多人願意嘗試。

針對甩頭髮、頭皮癢、出油等常見困擾,聲稱提供低成本解決方案

另一個重要原因,是「鹽水洗髮」聲稱能解決許多香港人普遍遇到的頭髮問題。不少人面對「甩頭髮」、頭皮痕癢,以及頭皮過油等困擾。由於這些問題長期困擾著他們,他們積極尋找解決辦法。而「鹽水洗髮」被宣傳為一種天然且成本低廉的護理方式,這令其吸引力大增。這種方法聲稱能有效改善頭皮環境,幫助頭髮回復健康,因此引起廣泛關注。

綜合正反兩方觀點:一文看清「鹽水洗髮」的核心爭議

「鹽水洗髮」近年受到不少關注,其背後的核心爭議與不同觀點,常使人感到困惑。我們現在一起深入探索,全面了解支持者與反對者各自的論點,這對判斷這種鹽水頭髮用法是否合適非常重要。

支持方論點:天然清潔、平衡油脂、強化髮根

不少人被「鹽水洗髮」吸引,主要是因為它標榜天然、簡單,並且聲稱能解決多種頭髮問題。支持這種方法的人認為,鹽能有效去除頭髮上的多餘污垢、油脂與蛋白質,達到深層清潔的效果。他們亦相信,透過所謂的「頭皮肌斷食」概念,即停止使用傳統洗髮水,頭皮便能自行調節皮脂分泌,最終恢復到一個平衡健康的狀態。此外,支持者更聲稱,持續進行鹽水洗髮能令髮絲變得更強韌、粗大,甚至能改善鹽水甩頭髮的困擾,讓髮量看起來更豐盈,同時無需依賴昂貴的護理療程或藥物。

反對方論點:缺乏科學實證、潛在頭皮損傷風險

然而,面對「鹽水洗髮」的種種說法,醫學界與皮膚科專家則抱持謹慎態度,甚至提出明確警告。他們普遍指出,目前並無足夠的科學研究或臨床實證,能確切證明鹽水洗髮具備生髮、改善頭皮屑,或者有效治療鹽水甩頭髮問題的功效。相反,不當的鹽水頭髮用法可能帶來多重風險。舉例來說,若鹽粒未能完全溶解,其尖銳的結晶在揉搓時可能刮傷頭皮角質層,導致微小創口。如果鹽水濃度過高,形成高張溶液,更可能對頭皮造成化學性刺激,引起發炎反應,甚至加劇濕疹、牛皮癬或已有傷口的頭皮問題。因此,專業人士建議,處理頭皮與頭髮問題,仍然應該尋求正規醫學評估與治療。

深入剖析「鹽水頭髮用法」聲稱的原理與功效

大家或許都聽過「鹽水洗髮」這種說法,它近年來在網絡上獲得不少關注,尤其不少人關注「鹽水 甩頭髮」這個問題。究竟「鹽水洗髮」背後有甚麼原理與功效呢?現在,我們就一起來深入了解支持者們對其聲稱的解釋,以及不同種類的鹽可能帶來的影響,還有初次嘗試時可能遇到的情況。

核心理論:支持者如何詮釋「鹽水洗髮」的護髮機制?

許多「鹽水洗髮」的支持者認為,這種做法能夠為頭皮帶來多重好處。他們主要從幾個角度來解釋其聲稱的護髮機制。

理論一:鹽的清潔與殺菌作用

支持者們認為,鹽具有天然的清潔能力,可以幫助去除頭皮上的多餘油脂與污垢。鹽同時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,有助於抑制頭皮上的細菌生長。他們相信,這可以減少頭皮屑問題,又可減輕頭皮痕癢。

理論二:透過「肌斷食」讓皮脂腺恢復正常分泌

這個理論與近年流行的「No-Poo」(無洗髮水)概念,又與「頭皮肌斷食」的理念緊密相關。支持者指出,長時間使用化學合成的洗髮產品,可能令頭皮的皮脂腺分泌失衡。他們相信,透過「鹽水洗髮」,頭皮可以擺脫對化學產品的依賴,皮脂腺便能逐漸恢復到正常的油脂分泌狀態,從而改善頭皮過油或過乾的問題。

理論三:促進頭皮血液循環,活化毛囊

部分支持者認為,在用鹽水洗頭時,輕輕按摩頭皮可以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。良好的血液循環,可以為毛囊帶來更多養分與氧氣,又可活化毛囊,讓頭髮更健康,又可以減少「鹽水 甩頭髮」的困擾。他們相信,持續這樣做,毛囊功能會逐步提升,頭髮便會長得更堅韌。

鹽的種類大不同:海鹽、食鹽、礦物鹽對頭皮的影響

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種類的鹽,它們的成分與特性也有差異。很多人進行「鹽水頭髮用法」時,並未仔細分辨各種鹽對頭皮可能產生的影響。

食用精鹽 (氯化鈉):高純度但結晶尖銳,刮傷風險最高

食用精鹽,主要成分是氯化鈉,它的純度很高,但是結晶比較尖銳。如果這些鹽粒未完全溶解就直接接觸頭皮,加上揉搓時用力過度,這些尖銳的結晶便可能刮傷頭皮的角質層,又會造成微小傷口。頭皮一旦受損,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,又會令頭皮變得敏感。

天然海鹽/粗鹽:含微量礦物質,但雜質與結晶問題依舊存在

天然海鹽或粗鹽通常含有一些微量礦物質,例如鎂或鉀。這些礦物質對身體有益,但對於頭皮而言,海鹽或粗鹽同樣存在雜質與結晶問題。儘管其礦物質含量略高,但若結晶顆粒較大,又或未完全溶解,同樣有機會刺激頭皮,又會引起物理性磨損。

礦物鹽 (如含硫酸鋅的鹽):與坊間「鹽水洗髮」概念不同,屬特定化學成份,不應混淆

坊間一些護髮產品可能會使用到特定的礦物鹽,例如含有硫酸鋅的鹽。這些「礦物鹽」與我們平時用來煮食或進行「鹽水洗髮」的普通食鹽或海鹽概念不同。硫酸鋅等是特定的化學成分,在科學研究中可能被指出有抑制二氫睪固酮(DHT)或其他改善頭皮健康的潛力。這些成分經過提煉與配方設計,通常會在專業產品中以受控的濃度使用,不可以與單純的「鹽水頭髮用法」混為一談。

轉換期的真相:為何初試「鹽水洗髮」會感到黏膩發癢?

很多初次嘗試「鹽水洗髮」的人,初期可能會感到頭皮黏膩又發癢。這種不適感,在支持者與醫學界有不同的解釋。

支持者解釋:頭皮排毒與廢物排出的正常現象

「鹽水洗髮」的支持者們認為,這種黏膩與痕癢是頭皮正在「排毒」的正常現象。他們相信,這是頭皮將長期積累的化學殘留物與多餘廢物排出的過程,又代表皮脂腺正在重新調整。他們說,只要堅持下去,頭皮會變得更健康。

醫學界解釋:皮脂腺失衡及頭皮受刺激的初期反應

然而,從醫學角度來看,初期的黏膩與發癢,多數是皮脂腺失衡及頭皮受刺激的初期反應。長期使用洗髮產品後,頭皮習慣了被徹底去油,當突然停用並改用鹽水時,皮脂腺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繼續過度分泌油脂,導致頭皮黏膩。同時,鹽水本身對部分人來說就是一種刺激物,可能會引起頭皮乾燥、痕癢,甚至導致接觸性皮膚炎。這些情況並非「排毒」,而是頭皮對新環境的適應不良反應。

醫學界權威警示:「鹽水洗髮」對頭皮毛囊的真實風險

「鹽水洗髮」近年來備受關注,許多人認為它是一種天然護髮選擇。然而,專業醫學界對於「鹽水洗髮」的看法則十分審慎,並且針對其潛在風險提出嚴正警告。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些不容忽視的真實風險。

風險一:物理性損傷遠超想像

您或許認為鹽是天然物質,對頭皮無害。事實上,若使用不當,鹽粒會對頭皮造成嚴重的物理性損傷,影響頭皮健康。

未完全溶解的鹽粒如同砂紙,直接刮傷頭皮角質層

當鹽巴未完全溶解,仍然以結晶形式存在時,這些尖銳的鹽粒就像細小的砂紙。當您在洗頭時輕揉或搓洗頭皮,這些未溶解的鹽粒便會直接刮傷頭皮最外層的角質層,形成肉眼難見的微小傷口。這些傷口會破壞頭皮的天然屏障,降低其抵禦外界細菌和刺激物的能力,並且可能導致發炎或感染。

按摩不當導致毛囊發炎 (Folliculitis)

頭皮被鹽粒刮傷後,若再以不當手法大力按摩,或者即使是輕柔搓揉,也可能將表皮的細菌帶入微小傷口中。細菌進入受損毛囊,容易引發毛囊發炎(Folliculitis)。毛囊發炎會導致頭皮出現紅腫、疼痛、痕癢,甚至出現膿包,進一步損害毛囊健康,長遠可能影響頭髮生長,令頭髮變得脆弱,加劇甩頭髮問題。

風險二:化學性刺激與炎症惡化

除了物理損傷,高濃度的鹽水也會對頭皮產生化學性刺激,特別是對於敏感或已經有問題的頭皮,情況更為複雜。

高濃度鹽水形成的「高張溶液」如何令頭皮細胞脫水

高濃度的鹽水會形成一種「高張溶液」。當這種溶液接觸到頭皮細胞時,會因為滲透壓的原理,將細胞內的水分抽離,導致頭皮細胞脫水。頭皮細胞脫水會令頭皮變得乾燥、緊繃,並且失去彈性,削弱頭皮的自我保護能力,間接影響頭髮健康。

為何濕疹、牛皮癬或有傷口的頭皮絕對禁用「鹽水洗髮」?

如果您的頭皮本身有濕疹、牛皮癬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傷口(例如抓傷、青春痘破裂),使用「鹽水洗髮」會帶來極高風險。高濃度的鹽水會直接刺激這些發炎或破損的頭皮,加劇原有病症的惡化,引起劇烈刺痛感,甚至導致二次感染,使皮膚問題變得更難處理。專業建議是,有皮膚疾病的頭皮不應嘗試此種鹽水頭髮用法

科學實證的缺乏:為何專業醫師不推薦「鹽水洗髮」?

儘管網路上流傳許多關於「鹽水洗髮」的護髮聲稱,專業醫師和皮膚科學者大多不推薦此種方法。這是因為這些聲稱缺乏可靠的科學實證。

目前並無任何具規模的臨床研究證實其生髮或改善甩頭髮的功效

直到目前為止,醫學界並無任何具規模、經同行評審的臨床研究證實,單純使用鹽水洗頭能夠促進頭髮生長或有效改善甩頭髮問題。坊間流傳的所謂「功效」多數基於個人經驗或傳聞,缺乏嚴謹的科學數據支持。因此,專業醫師無法根據現有證據來推薦這種非主流的鹽水頭髮用法

將「抑制DHT」等功效與普通鹽水混為一談的謬誤

一些關於「鹽水洗髮」的討論會將其與某些宣稱能「抑制DHT」(二氫睪固酮,一種導致雄性禿的荷爾蒙)的特定礦物成分混為一談。例如,某些特定礦物鹽中的鋅離子可能被研究證實與毛囊健康有關。然而,這與普遍市售的普通食鹽水完全不同。將專業研究中特定成分的潛在功效,錯誤地歸因於普通的鹽水洗頭,是一種科學上的謬誤,容易誤導公眾。

完整拆解網傳的「鹽水頭髮用法」四步曲

不少人都在尋找改善髮質與頭皮問題的方法,近年網上流傳的鹽水洗髮便成為焦點之一。究竟這種鹽水頭髮用法是怎樣的一回事呢?下文會為大家完整拆解網傳的四個步驟,同時分享專家對這些做法的看法,希望能幫助大家更了解箇中利弊,避免錯誤使用,從而引致鹽水 甩頭髮的反效果。

步驟一:以熱水充分淋濕頭髮與頭皮

網傳做法與目的:沖走表面污垢,打開毛鱗片

網上普遍建議,首先要用熱水徹底淋濕頭髮與頭皮。這樣做據稱可以沖走頭髮表面的灰塵以及污垢,同時打開毛鱗片,方便後續鹽分滲透。

專家警告:過熱水溫同樣會刺激頭皮,加劇油脂分泌

專家提醒,使用過熱的水溫洗頭,其實反而會刺激頭皮。這樣做會導致頭皮油脂分泌加劇,反而造成更多頭油問題。長遠來看,過熱的水溫也可能對頭皮屏障造成損害。

步驟二:將鹽置於頭皮並輕揉至溶解

網傳做法與目的:利用鹽粒進行清潔

接下來,網傳的鹽水頭髮用法會建議將粗鹽或幼鹽直接放在濕潤的頭皮上。然後,輕輕搓揉,直到鹽粒溶解。這種做法的目的,是利用鹽粒的摩擦力進行物理清潔,希望能帶走頭皮上的污垢以及老舊角質。

專家警告:此步驟是造成頭皮刮傷及微小傷口的主要元兇

然而,專家指出,這個步驟是導致頭皮刮傷以及產生微小傷口的主要原因。未完全溶解的鹽粒,質地其實頗為粗糙,如同細小的砂紙。直接在頭皮上搓揉,很容易對頭皮表層造成物理性磨損,甚至引起發炎。這些微細傷口更可能成為細菌感染的途徑。

步驟三:按摩頭皮並讓鹽分滲透五分鐘

網傳做法與目的:聲稱能促進循環,深層清潔

完成搓揉後,網上建議要持續按摩頭皮,並讓鹽分在頭皮上停留約五分鐘。他們認為,這樣能促進頭皮血液循環,同時讓鹽分深入毛囊,達到深層清潔的效果。

專家警告:延長刺激物接觸時間,可能引發接觸性皮膚炎

但從皮膚醫學角度看,讓鹽分這種刺激物長時間停留在頭皮上,其實非常危險。因為鹽水濃度高,長時間接觸頭皮可能引發接觸性皮膚炎。特別是對於敏感性頭皮或本身已有炎症的頭皮,這會加劇刺激,令頭皮紅腫、痕癢,甚至造成進一步的損害。

步驟四:以清水徹底沖洗

網傳做法與目的:洗淨鹽分與污垢

網傳做法的最後一步,就是要用清水徹底沖洗頭髮與頭皮。目的很簡單,就是要把殘留的鹽分以及洗掉的污垢完全沖走。

專家警告:殘留的鹽分會持續刺激頭皮,導致乾燥痕癢

然而,即便仔細沖洗,高濃度的鹽分仍可能殘留在頭皮表面。這些殘留的鹽分會持續對頭皮造成刺激,導致頭皮出現乾燥、痕癢等不適。長期下來,頭皮的天然保濕屏障會被破壞,影響頭皮健康。

告別盲目嘗試:皮膚科專家推薦的安全護髮及養髮方案

面對各種護髮資訊,我們常常感到迷惘,特別是聽到一些坊間流傳的偏方,例如鹽水洗髮可以改善頭髮問題。其實,要真正擁有健康秀髮,並非盲目嘗試,而是需要採取正確且有科學根據的方法。皮膚科專家們建議一套全面的護髮及養髮方案,幫助大家從根本上改善頭皮與頭髮健康。

正確洗護第一步:如何為自己選擇合適的洗髮產品?

選擇適合自己的洗髮產品,是護理頭髮的首要步驟。市面上的產品種類繁多,許多人容易被廣告詞吸引,卻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:了解產品成分與自己的頭皮狀況。

根據頭皮類型(油性、乾性、敏感性)選擇成分

每一種頭皮都有其獨特的需求。油性頭皮容易出油,需要選擇控油、清爽的產品,幫助平衡油脂分泌。乾性頭皮則缺乏水分與油脂,適合使用滋潤、保濕的洗髮產品,以防頭皮乾燥痕癢。敏感性頭皮容易受到刺激,所以應當挑選成分溫和、無香料、無色素的產品。了解自己的頭皮屬於哪一種類型,是選對產品的第一步。

避開刺激性強的界面活性劑(如SLS/SLES)

洗髮產品中的界面活性劑負責清潔與起泡。然而,有些界面活性劑的清潔力太強,例如月桂基硫酸鈉(SLS)以及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(SLES),它們雖然能有效去除油脂,但也可能過度洗去頭皮的天然保護膜。頭皮保護膜受損,就容易變得乾燥、痕癢,甚至引起發炎。所以,選擇溫和的界面活性劑,可以保護頭皮健康。

「無矽靈」不等於最好,了解矽靈的真正作用

近年來,「無矽靈」洗髮精非常流行。許多人認為矽靈會堵塞毛囊,引起掉髮。但是,矽靈其實是一種常用於洗髮精中的高分子聚合物,它的主要作用是填補毛鱗片空隙,讓頭髮表面變得平滑,觸感柔順,並且增加光澤。矽靈本身不易溶解於水,但是它並不會堵塞毛囊,也沒有直接的科學證據表明它會引起甩頭髮。重要的是徹底沖洗,避免殘留。對於頭髮乾燥、毛躁的人來說,含適量矽靈的產品反而能夠提供很好的修護效果。

日常頭皮護理的黃金法則

除了選擇正確的洗髮產品,日常的護理習慣也對頭髮健康影響甚大。我們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,並且採用溫和的護理技巧,可以讓頭皮保持在最佳狀態。

溫和洗頭技巧與合適水溫

洗頭時,水溫不宜過熱或過冷。溫水大約37至40攝氏度是最適合的,過熱的水會刺激頭皮,可能加劇油脂分泌,甚至導致頭皮乾燥。洗頭時應該用指腹輕輕按摩頭皮,而不是用指甲抓撓,以免刮傷頭皮。輕柔的按摩可以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。

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與壓力管理對頭髮健康的重要性

頭髮的生長需要充足的營養,均衡飲食為毛囊提供必要的維他命、礦物質與蛋白質。例如,維他命B群、鐵質與鋅元素都對頭髮健康非常重要。此外,充足的睡眠可以讓身體充分修復,包括毛囊細胞的再生。長期承受壓力也會影響頭髮生長周期,導致甩頭髮增加。所以,保持愉快的心情,管理好生活壓力,對於頭髮健康也同等重要。

定期溫和去角質,而非使用「鹽水洗髮」等刺激性方法

頭皮也會累積老廢角質,適度去角質有助於保持毛囊清潔,促進頭髮健康生長。建議選擇溫和的頭皮去角質產品,每週或每兩週使用一次,去除多餘的角質與油脂堆積。必須強調的是,切勿使用「鹽水洗髮」等刺激性方法進行去角質。粗大的鹽粒容易刮傷頭皮,高濃度鹽水也可能造成頭皮脫水,加劇敏感或發炎問題。這與正確的鹽水頭髮用法背道而馳,反而對頭皮有害無益。

何時應尋求專業協助?認識甩頭髮與頭皮問題的警號

有時候,單靠日常護理並不足夠。如果發現頭髮或頭皮出現持續的異常狀況,代表可能存在更深層的問題。此時,尋求皮膚科醫生或專業人士的協助非常必要,才能及早發現病因並獲得適切的治療。

每日甩頭髮量異常增多

我們每天都會自然地掉落50到100根頭髮。但是,如果發現每日甩頭髮的量明顯增多,例如梳頭時大量掉髮,或者枕頭上、地板上頭髮數量驚人,這就可能是警號。持續的異常掉髮可能意味著身體內部出現問題,例如營養不良、荷爾蒙失調,或者某些疾病的徵兆。

頭皮持續出現紅、腫、痛、癢或大量頭皮屑

健康的頭皮應該是清爽不癢的。如果頭皮長期發紅、腫脹、感到疼痛、持續痕癢,或者伴隨大量片狀頭皮屑,這可能表示頭皮正處於發炎、感染或出現其他皮膚疾病。這些症狀若不及時處理,可能會影響毛囊健康,最終導致甩頭髮

髮際線後移或特定區域頭髮明顯稀疏

如果發現髮際線明顯向後移,或者頭頂、分界線等特定區域的頭髮明顯變得稀疏,露出頭皮面積增大,這通常是脫髮問題的明顯表現。這種情況可能是雄性禿、斑禿,或是其他形式的脫髮。遇到這類問題,應當盡快諮詢專業醫生,確定原因,並開始正規的治療。

關於「鹽水洗髮」的常見問題 (FAQ)

許多朋友對「鹽水洗髮」這個概念感到好奇,因為它常被提及,而且不少資訊聲稱其具備多種護髮功效。我們明白大家想了解更多,特別是關於它是否真的有效,以及使用時有甚麼需要注意的地方。現在,我們就一起來深入探討幾個關於鹽水洗髮的常見疑問。

問:「鹽水洗髮」真的可以去頭皮屑嗎?

許多人或許曾經聽說過,鹽水洗髮能有效去除頭皮屑。這個說法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,因為鹽確實有殺菌和乾燥的特性。可是,從皮膚科醫生的角度看,事情並非如此簡單。頭皮屑形成的原因很多,例如真菌感染、頭皮發炎、皮脂分泌失衡等等。鹽水短時間內可能因其乾燥作用,令頭皮屑看起來減少,但是,這通常只是暫時的現象。長期使用鹽水,特別是濃度過高的鹽水,反而可能過度刺激頭皮,破壞頭皮的天然屏障。這樣一來,頭皮會變得更乾燥、痕癢,甚至引發接觸性皮膚炎,令頭皮屑問題惡化。所以,如果您有頭皮屑困擾,建議尋求專業診斷,並且選擇針對性的溫和洗護產品,而不是依賴鹽水。

問:如果我堅持嘗試「鹽水頭髮用法」,應使用哪種鹽和注意什麼?

我們理解,有些朋友可能對「鹽水頭髮用法」感到好奇,甚至想親身嘗試。可是,我們必須強調,目前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證明鹽水洗髮能帶來長期的益處,反而存在潛在風險。若您仍然堅持,請務必了解,使用一般的食用精鹽(氯化鈉)洗頭,未經溶解的鹽粒邊緣尖銳,就好比砂紙一樣,可能會直接刮傷頭皮的角質層,造成微細傷口。這些傷口會增加頭皮受感染或發炎的機會。即使是天然海鹽或粗鹽,雖然含有微量礦物質,但是其雜質和不規則的結晶形狀,同樣可能對頭皮造成物理性傷害。最重要的是,高濃度的鹽水會形成「高張溶液」,它可能令頭皮細胞脫水,加劇頭皮乾燥、痕癢。尤其是有濕疹、牛皮癬或頭皮有傷口的朋友,絕對不應嘗試這種「鹽水頭髮用法」,以免導致炎症惡化或感染。專業建議始終是:為了頭皮健康,請避免自行嘗試。

問:「鹽水洗髮」適合油性頭皮用來控油嗎?

油性頭皮的朋友常常為出油問題感到困擾,所以會想找一些方法來控油,而「鹽水洗髮」似乎成了一個選項。支持者聲稱鹽能吸附多餘油脂,達到控油效果。可是,這其實是一個常見的誤解。頭皮的皮脂腺分泌油脂,是用來保護頭皮和頭髮的。當我們使用高濃度鹽水洗頭時,頭皮表面會因為鹽的乾燥特性而暫時感到清爽。但是,這種短暫的乾燥感,反而會刺激皮脂腺,讓它誤以為頭皮太乾,然後分泌更多油脂來補充,結果導致「越洗越油」的惡性循環。而且,鹽水可能破壞頭皮的天然屏障,令頭皮變得敏感,更容易發炎。因此,對於油性頭皮,選擇溫和且控油的專用洗髮產品,並注意清潔方法,才是更明智、更安全的選擇。

問:停止使用洗髮水,只用清水洗頭是否比「鹽水洗髮」更好?

近年來,「No-Poo」(無洗髮水)或「頭皮肌斷食」的概念受到關注,有些人會選擇只用清水洗頭。從理論上講,只用清水洗頭,相比鹽水洗髮,確實減少了對頭皮的化學性刺激,也避免了鹽粒對頭皮的物理性損傷。可是,清水洗頭通常難以徹底清除頭皮上的多餘油脂、污垢以及造型產品的殘留。對於大多數人而言,頭皮需要適度的清潔才能維持健康。如果清潔不足,毛囊容易堵塞,可能導致頭皮屑、痕癢,甚至加劇甩頭髮問題。而鹽水洗髮除了清潔力不足,還帶來鹽粒刮傷和化學刺激的額外風險。所以,若要比較兩者,只用清水洗頭可能潛在的傷害較小,但普遍來說,選擇溫和、成分安全的洗髮水,進行適度的清潔,依然是維護頭皮健康的首選。

問:有沒有經科學證實的天然成分有助改善甩頭髮和頭髮健康?

如果您正為甩頭髮和頭髮健康問題而煩惱,而且傾向尋求天然成分的幫助,那麼的確有一些經過科學研究證實,或至少有初步證據支持的天然成分可以考慮。例如,某些礦物鹽成分,當中的鋅離子、維他命與菸鹼酸(維他命B3)被認為有助於增加髮量。此外,鋸棕櫚(Saw Palmetto)被研究指出可能對雄性禿有潛在益處,因為它或許能抑制導致甩頭髮的二氫睪固酮(DHT)。咖啡因外用也被發現在一些研究中顯示出刺激毛囊生長、延長頭髮生長期的效果。還有,生物素(Biotin,維他命B7)是頭髮健康重要的營養素,雖然直接補充對非缺乏症引起的脫髮效果有限,但維持足夠攝取量對整體頭髮健康很重要。不過,即使是天然成分,效果也因人而異,而且濃度和配方非常關鍵。若您面臨嚴重的甩頭髮問題,或者想改善頭髮健康,最穩妥的方法是諮詢皮膚科醫生或專業的毛髮專家。他們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,提供針對性的建議和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