沖涼洗頭或梳頭時,無意中發現手指或梳上沾有血絲,甚至摸到頭皮有微痛的傷口?頭皮出血是個常見卻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。究竟是單純抓損、用力過猛,還是脂漏性皮膚炎、毛囊炎甚至腫瘤等潛在疾病的警號?當下應如何正確處理傷口以防感染留疤?哪些情況又必須盡快求醫?本文將為你詳細拆解頭皮出血的5大常見原因,提供即時傷口護理指南,並列出7個必須警惕的嚴重警號,助你全面了解及應對頭皮健康問題。
頭皮有血怎麼辦?即時止血與傷口護理指南
發現頭皮出血,不論是抓損還是碰撞造成,第一時間的正確處理非常重要。當頭皮有血時,跟從以下的即時護理指南,可以有效止血及預防感染,將傷口對頭皮的影響減到最低。
步驟一:保持冷靜,溫和清潔傷口
面對突如其來的頭皮 血,首要步驟是保持鎮定,然後對傷口進行溫和而徹底的清潔。
使用生理鹽水或流動清水輕輕沖洗
你可以使用無菌的生理鹽水,或者流動的飲用水,輕輕地沖洗傷口表面。這個動作的目的是為了清除傷口上的塵埃、污垢或凝固的血塊,為後續的消毒步驟做好準備。
避免用力搓揉或猛沖加劇出血
清潔時必須注意,切勿用力搓揉傷口,或者用水柱直接猛烈沖擊患處。過大的物理刺激不但會加劇頭皮出血,更可能使傷口擴大。
步驟二:正確消毒,預防感染
傷口清潔後,下一步就是進行消毒,這是預防細菌感染、避免傷口發炎化膿的關鍵環節。
選用溫和不刺激的消毒劑
建議選用性質溫和、不含酒精成分的消毒劑,例如聚維酮碘溶液(Povidone-iodine)或洗必泰(Chlorhexidine),這些產品能有效殺菌,而且對皮膚刺激較小。
以無菌棉花棒由傷口中心向外塗抹
使用無菌棉花棒沾取消毒劑,然後以傷口為中心,由內向外以打圈方式輕輕塗抹。這個方法可以將傷口周圍的細菌帶離創面,而不是將它們推入傷口內。
步驟三:保護創面,避免留下疤痕
完成消毒後,接下來的重點是保護創面,促進其癒合,同時要避免留下可能影響毛髮生長的永久性疤痕。
保持傷口乾爽,小心洗頭
在傷口完全結痂前,應盡量保持其乾爽。洗頭時要特別小心,可以考慮使用防水膠布暫時覆蓋,或者盡量避開患處,防止自來水中的細菌引發感染。
禁止摳抓痂皮,預防二次出血及留疤
當傷口開始結痂,痕癢感可能會隨之而來,但這時絕對要抑制搔抓或摳掉痂皮的衝動。痂皮是身體天然的保護屏障,強行移除會導致二次出血,大大增加留疤的風險,嚴重時更可能損害毛囊,造成永久性脫髮。
拆解5大常見頭皮出血原因:為何我的頭皮會有血?
偶然發現枕頭或梳子上有血跡,繼而摸到頭皮出血,確實會令人感到困惑。頭皮有血不一定代表嚴重問題,但了解背後的頭皮出血原因,是守護頭皮健康的第一步。以下我們將逐一分析幾個常見的狀況,助你找出問題的根源。
原因一:物理性損傷(最常見的頭皮出血原因)
這是最直接也最常見的情況。頭皮的皮膚其實相當脆弱,輕微的外力就可能造成損傷。
意外碰撞或抓傷
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碰撞,例如撞到櫃角,或者因為頭皮痕癢而下意識地用指甲搔抓,都可能抓破表皮,造成流血。有時傷口很微細,你甚至可能是在洗頭時感到刺痛才察覺到。
洗頭或梳頭過度用力
為了徹底清潔,有些人洗頭時會用指甲大力搓揉頭皮,或者在頭髮打結時用力拉扯梳理。這些行為都會對頭皮造成物理性拉扯和刮傷,引致點狀出血。
症狀特徵:通常為單一、孤立的傷口
物理性損傷造成的出血點,通常是單一或者幾個零星分散的傷口,周邊的皮膚大多沒有異常。只要保持傷口清潔,一般很快就會癒合。
原因二:皮膚炎性疾病(因痕癢抓損而頭皮有血)
如果頭皮出血總是伴隨著難耐的痕癢,那很可能是由皮膚發炎所引起。痕癢感會驅使你不斷搔抓,即使很克制,也可能在睡眠中不自覺地抓損頭皮。
脂漏性皮膚炎:頭皮油膩、發紅,伴隨黃色塊狀頭皮屑及劇癢
這是十分常見的頭皮問題。患者的頭皮皮脂分泌旺盛,容易變得油膩、發紅,並出現帶黃色、黏膩的塊狀頭皮屑。強烈的痕癢感是其主要特徵,反覆搔抓便會導致頭皮有血。
毛囊炎(頭皮暗瘡):出現觸痛膿皰,擠破後流血帶膿
頭皮上的毛囊受到細菌感染發炎,就會形成像暗瘡一樣的紅色丘疹或含膿的膿皰。這些膿皰觸碰時會感到疼痛,如果不慎擠破或抓破,就會流出血和膿液。
接觸性皮膚炎:因新產品引發紅疹、水泡及痕癢
當頭皮接觸到致敏物質,例如新的洗髮水、染髮劑或造型產品中的某些化學成分,就可能引發過敏反應,出現紅疹、水泡及痕癢。因痕癢而搔抓,同樣會造成頭皮損傷出血。
原因三:寄生蟲感染(特別是兒童及群體生活者)
雖然聽起來有點嚇人,但頭蝨感染是導致頭皮極度痕癢和出血的可能原因之一,尤其在學童之間較為普遍。
辨識特徵:極度痕癢及髮根上的蝨卵
頭蝨叮咬頭皮吸血時,其唾液會引致劇烈的過敏性痕癢。要判斷是否感染,可以仔細檢查髮根位置,尋找緊附在髮幹上的橢圓形、灰白色的蝨卵。蝨卵與頭皮屑不同,它們不會輕易被梳走。
出血原因:因難忍痕癢而過度搔抓
由頭蝨引起的痕癢感非常強烈,患者常常會忍不住用力搔抓,導致頭皮出現多處抓痕和血痂。
原因四:頭皮腫塊或腫瘤(不痛的凸起物更需警惕)
這是相對少見但需要特別留意的頭皮出血原因。大部分頭皮腫塊是良性的,但某些特徵可能是健康警號。
警號特徵:長期不退、無痛且易出血的腫塊
與發炎性的毛囊炎不同,大部分皮膚腫瘤在初期是無痛的。如果你發現頭皮上有一個長期存在(例如超過數星期)的凸起物,沒有痛感,但輕輕觸碰或梳頭時就很容易流血,便需要提高警覺。
自我檢查重點:定期用指腹觸摸檢查
由於頭髮的覆蓋,單靠肉眼很難全面觀察頭皮。建議養成定期自我檢查的習慣,在洗頭或吹頭時,用指腹輕輕觸摸整個頭皮,感受是否有任何新的、異常的或長期不退的腫塊。
頭皮有血不能輕視:7大警號應立即求醫
平日梳頭或洗頭時偶爾發現頭皮出血,多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損傷,但當某些情況出現,頭皮有血就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重要警號,需要我們正視並尋求專業醫療協助。了解這些警訊,能幫助你把握求醫的黃金時機。
必須立即求醫的7大警訊
出血嚴重或無法自行止血
如果傷口出血量多,或者在用乾淨紗布或紙巾直接按壓傷口10至15分鐘後,流血情況依然沒有減緩,這便屬於嚴重出血。這種情況可能代表傷口比想像中深,或者存在其他影響凝血功能的因素,應由醫生處理。
傷口出現紅、腫、熱、痛或流膿等感染跡象
傷口周圍的皮膚變得異常紅腫,觸摸時感覺發熱,或者疼痛感日益加劇,這些都是典型的感染跡象。假如傷口流出黃色或綠色的膿液,就更明確地表示已受細菌感染,需要醫生處方藥物治療。
頭皮腫塊迅速變大、變硬或形狀改變
頭皮上一個長期存在而沒有變化的腫塊,跟一個在短時間內迅速變化的腫塊,是截然不同的概念。如果發現頭皮上的腫塊在數星期或數月內明顯增大、質地變硬,或者形狀變得不規則,便需要進行專業檢查。
腫塊出現疼痛、潰爛或異常分泌物
大部分有問題的頭皮腫塊初期並無痛感,但如果突然開始疼痛,或者表面出現破損、潰爛,形成一個無法癒合的傷口,甚至流出異常分泌物或頭皮血,就必須立即求醫。
因痕癢難耐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
痕癢程度劇烈,導致無法集中精神工作,甚至半夜被癢醒,需要不斷搔抓頭皮至流血才能短暫紓緩,這代表潛在的皮膚問題,例如嚴重的皮膚炎或牛皮癬,已經超出自行護理的範圍,需要醫療介入去打破「越癢越抓、越抓越傷」的惡性循環。
除了頭皮出血,還伴隨脫髮範圍擴大
如果在頭皮出血的同一位置,發現脫髮問題加劇,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。它可能意味著頭皮的發炎反應正在損害毛囊,若不及時處理,有機會造成永久性的疤痕性脫髮。
懷疑頭蝨感染,需要專業藥物治療
極度痕癢而導致抓損頭皮出血,是頭蝨感染的常見症狀。雖然頭蝨多見於兒童,但成年人同樣有機會感染。如果懷疑有頭蝨,尋求醫生確診是最好的做法,醫生能處方有效的藥物,並提供徹底清潔家居環境的指引,以防家人之間交叉感染或再次復發。
求醫前的準備清單
看醫生前做好準備,不但有助醫生更準確地判斷病情,也能讓你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狀況。
應告知醫生的資訊:問題何時開始、伴隨症狀、近期生活習慣改變
在預約見醫生前,可以先簡單記錄一下情況。例如問題是何時開始的、頭皮除了流血外還有沒有痕癢、疼痛、頭皮屑或過油等其他症狀。同時,回想近期生活上有否轉變,例如更換了新的洗護產品、壓力水平是否特別高、飲食習慣有否改變等,這些資訊對找出頭皮出血原因非常有幫助。
可向醫生查詢的問題:病因、所需檢查、治療方案、日常護理
這是屬於你的診症時間,可以主動提出疑問。例如,可以向醫生查詢引致問題的可能成因、是否需要進行抽血或皮膚切片等檢查、有什麼治療方案可供選擇、不同方案的效果和副作用,以及在日常護理上有什麼需要配合,以加快康復和預防問題重演。
關於頭皮出血的常見問題 (FAQ)
Q1. 頭皮上摸到的小顆粒是結痂還是頭皮屑?
如何區分:結痂表面粗糙;頭皮屑呈塊狀或粉末狀
當你在頭皮上摸到一些細小顆粒時,要分辨是結痂還是頭皮屑,其實可以從質感和附著度入手。首先,結痂是頭皮出血或有傷口後形成的保護層,表面摸起來會比較粗糙、凹凸不平,而且會緊緊黏附在頭皮上,不易脫落。相反,頭皮屑是皮膚角質代謝的產物,通常呈現白色或淡黃色的薄片狀或粉末狀。它們質地較鬆散,輕輕一撥或者梳頭時就很容易掉落。
正確處理:以正確清潔改善頭皮屑,切勿硬摳
面對不同情況,處理方法也不同。如果是頭皮屑問題,關鍵在於維持正確的清潔習慣,選用適合自己頭皮狀況的洗髮產品,就能逐步改善。但如果是結痂,就千萬不要用指甲硬摳。強行摳掉痂皮會撕開癒合中的傷口,引發再次的頭皮出血,增加感染風險,甚至可能留下疤痕。
Q2. 頭皮有血的傷口癒合後會導致永久脫髮嗎?
有可能,若傷口深及毛囊可形成疤痕,導致永久性局部脫髮
這是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。頭皮有血的傷口會否導致永久脫髮,關鍵在於受傷的深度。我們的毛囊位於皮膚的真皮層內。如果傷口比較淺,只傷及表皮層,通常癒合後毛囊功能不受影響,頭髮能夠重新長出。但是,如果傷口很深,嚴重到破壞了真皮層內的毛囊結構,身體在修復時會用沒有毛囊的纖維組織來填補創傷。一旦形成疤痕,該位置的毛囊就會被永久破壞,無法再生長頭髮,造成局部性的永久脫髮。
Q3. 頭皮上的凸起物,是暗瘡還是腫瘤?
關鍵鑑別點:暗瘡會痛有膿且數週內改善;腫瘤多無痛、持續存在且易出血
要初步分辨頭皮上的凸起物是暗瘡還是腫瘤,可以留意幾個關鍵點。首先是感覺,頭皮暗瘡源於毛囊發炎,所以按壓時通常會有痛感,有時更會伴隨黃白色的膿頭。而大部分的皮膚腫瘤,在初期是沒有痛感的。其次是時間變化,一般的頭皮暗瘡在數星期內會逐漸改善或自行消退。如果一個凸起物持續存在,不僅沒有消失,甚至有變大的趨勢,就需要提高警覺。最後一個重要的頭皮出血原因警號,是出血的難易度。某些皮膚腫瘤質地脆弱,可能在梳頭或洗頭等輕微摩擦下就輕易造成頭皮血跡。如果發現頭皮上的腫塊無痛、長期不退而且容易出血,建議盡快尋求專業醫生的診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