唔識形容髮質?【髮質英文天書】4大實用攻略,由「髮質幼」到髮型術語一次過搞掂!

去到髮廊想準確形容自己嘅髮質,又或者想同髮型師溝通理想造型,係咪成日詞窮,唔識用英文講?由「髮質幼」到「頭髮毛躁」,由「乾性頭皮」到「漂染術語」,呢啲髮質英文同髮型相關嘅專業詞彙,絕對係你清晰表達嘅關鍵。

【髮質英文天書】將為你提供一套完整嘅髮質英文攻略,由基礎髮質分類,到深入嘅質感描述,再到同髮型師溝通嘅實用句式,甚至進階嘅髮型術語,我哋都會一次過拆解。無論你係想了解自己嘅髮質,定係想自信地表達美髮需求,呢篇指南都幫你輕鬆掌握,從此溝通無障礙,輕鬆擁有夢想髮型!

掌握核心「髮質英文」:由內到外準確形容你的頭髮

想在髮廊準確表達自己的髮型需求,首先要掌握核心「髮質英文」。這不單能幫助您和髮型師有效溝通,也讓您對自己的頭髮有更深入的了解。我們將從頭髮的基礎分類開始,然後逐步學習如何由內到外精準形容髮質。

從根本認識:不同髮質英文的基礎分類

要準確地形容髮質,我們先從最基本的分類開始認識。頭髮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,主要可以從油脂分泌、物理結構和健康狀態三個方面來區分。

油脂分泌狀況:乾性、油性與中性髮質

頭髮的油脂分泌是判斷髮質的一個重要指標。首先是「乾性髮質」(Dry Hair),這類頭髮通常缺乏光澤,摸起來可能比較粗糙,而且容易有毛躁或斷裂問題。然後是「油性髮質」(Oily Hair),這種髮質的頭皮油脂分泌旺盛,頭髮很快就會顯得油膩扁塌。最後是「中性髮質」(Normal Hair),這是最理想的狀態,頭皮油脂分泌平衡,頭髮既不油膩也不乾燥,容易打理。了解這些基本的髮質英文說法,是您描述頭髮狀態的第一步。

頭髮物理結構:粗硬、幼細與中等髮質

除了油脂分泌,頭髮的物理結構也會影響髮質。例如,「粗硬髮質」(Coarse Hair 或 Thick Hair)的髮絲直徑較粗,通常也比較硬,不容易塑型。然後是「髮質幼」(Fine Hair),這類頭髮的髮絲非常幼細,通常髮量看起來不多,也容易扁塌,難以做出蓬鬆感。最後是「中等髮質」(Medium Hair),這是介於粗硬與幼細之間的髮質,髮絲粗細適中,相對容易處理和造型。

頭髮健康狀態:受損與健康髮質

頭髮的健康狀態也是描述髮質的關鍵。長時間的染燙、不當護理或者環境因素,都可能導致「受損髮質」(Damaged Hair)。這種髮質的頭髮通常會顯得乾枯、分叉、容易斷裂,而且光澤度會大大降低。相反,「健康髮質」(Healthy Hair)的頭髮則具有自然的光澤,觸感順滑,而且富有彈性,不易受損。

形容頭髮質感與狀態:學習生動描述的「髮質英文」形容詞

學會了基礎髮質分類,現在可以更進一步,學習如何運用生動的「髮質英文」形容詞來描述頭髮的質感與當前狀態。這些詞彙能幫助您更精準地傳達髮型的細節,讓髮型師更容易明白您的需求。

順滑與光澤感

如果您的頭髮擁有理想的質感,可以用這些詞語形容。例如,「順滑的頭髮」(Smooth Hair)指頭髮非常平整、不毛躁,摸起來很舒服。然後,「有光澤的頭髮」(Shiny Hair 或 Glossy Hair)表示頭髮表面反射光線,看起來很有活力。有時您也可以用「絲滑的」(Silky)來形容頭髮的順滑程度,表示觸感如同絲綢一般。

毛躁與蓬鬆感

與順滑相反,有些髮質會有毛躁或蓬鬆的問題。「毛躁的頭髮」(Frizzy Hair)指頭髮看起來雜亂無章,髮絲不受控制地向外飛散,特別是在潮濕的天氣下,髮尾英文更常出現毛躁情況。另外,「蓬鬆的頭髮」(Voluminous Hair 或 Puffy Hair)則指頭髮看起來很豐厚,有很好的空氣感和支撐力。如果您的頭髮天生就很蓬鬆,這可能是它的特點。

頭髮捲曲度

頭髮的捲曲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描述點。最常見的是「直髮」(Straight Hair),表示頭髮是筆直的。然後是「波浪髮」(Wavy Hair),這種頭髮帶有自然或燙出的波浪形狀,捲度比直髮明顯,但又不像捲髮那麼捲。最後是「捲髮」(Curly Hair),指頭髮有明顯的螺旋形或緊密的捲曲,例如有些人的髮質天生就是捲髮。還有,「大波浪」(Big Waves)或「小捲」(Tight Curls)都可以用來進一步形容捲度的具體大小。

聽懂髮型師:專業「髮質英文」建議與提問解析

前往髮型屋剪髮,有時候難免因為語言隔閡,不知如何向髮型師表達自己對髮型的想法。髮型設計師經常使用專業的「髮質英文」術語描述您的頭髮狀況,並提供合適的造型建議。當我們能掌握這些詞彙,與髮型師的溝通會變得更加順暢,您也能夠更自信地表達所需,確保剪出自己滿意的髮型。

預先掌握髮型師常用提問,自信回應無難度

在開始剪髮前,專業髮型師通常會問一些問題,目的是了解您的髮質與需求,以便提供最佳服務。只要您事先準備好相關的「髮質英文」詞彙,就能夠輕鬆回答,溝通起來便不再是難事。

關於你頭髮的自然狀態

髮型師常會詢問您頭髮的天然狀況。他們可能會問:「您的頭髮是直髮、波浪髮,還是捲髮?」(Is your hair naturally straight, wavy, or curly?)。髮型師也會問您的髮量和粗細度,例如:「您的髮質是幼細、中等,還是粗硬?」(Is your hair fine, medium, or coarse?)。如果您的髮質幼細,並且容易扁塌,您可以說:「我的髮質幼細,並且看起來很扁塌。」(My hair is fine and looks limp.)。髮型師可能也會問您的頭皮屬於油性、乾性還是中性。他們了解這些情況後,才可以提供您最合適的服務。

關於你的日常護理習慣

髮型師也關心您的日常護理習慣,因為這會影響髮型設計與護理建議。他們可能會問:「您多久洗一次頭髮?」(How often do you wash your hair?)。髮型師也會問:「您日常有使用護髮素或髮膜嗎?」(Do you use conditioner or hair masks daily?)。有些髮型師會問您是否有習慣使用熱工具造型,例如吹風機或電棒。您回答這些問題後,髮型師才能給您更個人化的護理建議。

關於你對現有髮型的感受

髮型師希望了解您對目前髮型的滿意度,以及您想改善的地方。他們可能會問:「您喜歡現在的髮型哪一部分?哪一部分又不喜歡?」(What do you like or dislike about your current hair?)。有時候,髮型師會問您現有髮型有甚麼問題,例如:「您的頭髮容易毛躁嗎?髮尾有開叉嗎?」(Is your hair prone to frizz? Do you have split ends at the髮尾英文?)。這些問題可以幫助髮型師明白您的痛點,然後為您打造一個更適合您的髮型。

解讀髮型師的建議:當他們提及這些關於「髮質英文」的術語

當髮型師開始提出建議時,他們會使用一些專業詞彙。了解這些術語的意義,您可以更清楚地明白髮型師的設計理念,而且雙方溝通也會更有效。

關於剪裁與層次

髮型師在剪裁方面會使用一些術語。例如,髮型師可能會說:「我想幫您的頭髮打層次。」(I want to layer your hair.)。Layered指頭髮分層修剪,可以增加髮量感。髮型師也會提及:「我們會幫您的髮尾剪齊。」(We will give your髮尾英文 a blunt cut.)。Blunt cut指將髮尾剪成整齊劃一的線條。如果您的頭髮濃密,髮型師可能會提議:「我會幫您的頭髮打薄。」(I will thin out your hair.)。Thinning out可以減少髮量,使頭髮更輕盈。

關於護理與改善

在護理方面,髮型師也會建議一些專業服務。如果您的頭髮受損或乾燥,髮型師可能會說:「您的頭髮需要深層護理。」(Your hair needs a deep conditioning treatment.)。Deep conditioning treatment指深層滋養頭髮,修復受損髮質。髮型師也會建議燙髮或染髮,例如:「您想燙髮嗎?」(Would you like a perm?)。Perm指透過化學處理改變頭髮的捲曲度。有時候,髮型師會問您是否想改變髮色,例如:「您想染髮嗎?」(Do you want to color your hair?)。這些術語的意義,您都應該要掌握。

實戰溝通:專為亞洲人而設的「髮質英文」溝通範本

大家踏入外國髮廊,除了環境新鮮,可能也會有點緊張,特別是擔心溝通問題。要打造理想髮型,學習準確的「髮質英文」溝通方式至關重要。因為亞洲人的髮質與西方人不同,我們多數是粗硬直髮或天生自然捲,這些特點都需明確表達給髮型師知道,才能避免誤解。

通用「髮質英文」溝通句式:清晰表達你的基本需求

無論想做甚麼服務,清晰表達是第一步。這部分會介紹一些通用句式,幫助你簡單直接地說明需求。

表達想做的服務

當你第一次到訪髮廊,髮型師通常會問你想做甚麼服務。你可以直接說出目的,例如:

  • 「我想要剪頭髮。」 (I would like a haircut.)
  • 「我想燙頭髮。」 (I want to get a perm.)
  • 「我想要染頭髮。」 (I would like to get my hair dyed.)
  • 「我只想洗頭和吹乾。」 (I just want a wash and blow-dry.)
  • 「我想做護髮療程。」 (I want to get a hair treatment.)

記住這些基本句式,就可以簡單直接地說明你的需求。

使用參考圖片輔助溝通

圖片是跨越語言障礙的最佳工具。你不用怕詞彙不足,只要準備好參考圖片,溝通就會變得輕鬆簡單。

  • 「我想要像這張照片一樣的髮型。」 (I would like my hair to look like this picture.)
  • 「你可以幫我弄成這個樣子嗎?」 (Can you make my hair like this?)
  • 「請依照這張圖片的髮長與髮尾英文處理。」 (Please cut it to this length and style the hair ends like in the picture.)

圖片能夠清楚表達你對髮型、顏色甚至髮尾細節的期望,遠比語言描述更精確。

針對亞洲常見髮質問題的精準表達

亞洲人普遍髮質較為粗硬,也常見自然捲或髮質幼細扁塌的問題。了解這些髮質英文的表達方式,有助於髮型師掌握你的頭髮特性,提供最適合的處理方案。

「天生自然捲或頭髮蓬鬆 (Puffy/Frizzy)」如何要求處理?

如果你的頭髮天生自然捲,或容易因為濕氣而變得蓬鬆毛躁,你可以這樣告訴髮型師:

  • 「我的頭髮天生自然捲,而且很容易蓬鬆。」 (My hair is naturally curly and gets puffy easily.)
  • 「當濕度高的時候,我的頭髮就會很毛躁。」 (My hair gets frizzy when it’s humid.)
  • 「我希望可以減少頭髮的蓬鬆感。」 (I would like to reduce the volume of my hair.)
  • 「我想讓頭髮看起來更順滑。」 (I want my hair to look smoother.)

「頭髮粗硬 (Coarse/Thick)」想打薄或增加柔順感

很多亞洲人擁有粗硬且髮量多的頭髮。如果你想打薄或讓頭髮更柔順,可以這樣表達:

  • 「我的頭髮很粗很厚。」 (My hair is very coarse and thick.)
  • 「可以幫我打薄一點嗎?」 (Can you thin out my hair a lot?)
  • 「我想讓頭髮看起來輕盈一點。」 (I want my hair to feel lighter.)
  • 「我希望頭髮能變得更柔順。」 (I would like my hair to be softer.)

「髮質幼細扁塌 (Fine/Limp)」想增加豐盈感

有些亞洲人的髮質幼細,容易扁塌,缺乏豐盈感。如果你想讓頭髮看起來更蓬鬆,可以這樣說:

  • 「我的髮質幼細,而且很容易扁塌。」 (My hair is fine and tends to be limp.)
  • 「我想要增加頭髮的豐盈感。」 (I would like to add more volume to my hair.)
  • 「可以幫我在髮根處增加一些支撐力嗎?」 (Can you give me some lift at the roots?)
  • 「我希望頭髮看起來更飽滿。」 (I want my hair to look fuller.)

進階「髮質英文」詞彙庫:由髮型到專業技巧全收錄

經過了前面關於髮質形容與溝通的練習,我們對「髮質英文」這個概念有了更全面的認識。現在,我們可以深入了解更多進階的專業詞彙。這些詞彙不止幫助我們準確描述髮型,也讓我們能聽懂髮型師討論不同造型與服務時所用的行話。無論您的頭髮是「髮質幼」或是粗硬,學會這些詞彙,就能更清晰地表達您對「髮尾英文」處理的要求,以及對整體髮型的期望。掌握這些術語,您便能自信地與髮型師交流,確保每次都能擁有稱心滿意的髮型。

描述指定髮型 (Hairstyles) 的常用詞彙

當我們想表達自己想要的髮型時,除了基本的長短,知道具體的髮型名稱會讓溝通變得非常容易。髮型師聽到這些詞彙,腦海中便會浮現清晰的畫面,因此溝通效率也會提高。以下是一些常見髮型的英文說法,您可以參考看看。

短髮造型

短髮造型的選擇很多,每一款都有其獨特風格。「Buzz Cut」指的就是平頭,這個髮型極短,而且俐落,它不限性別,男女都可以剪。「Bob」是鮑伯頭,經典的鮑伯頭髮尾通常內彎,長度及下巴,形成一個圓潤的蘑菇狀造型。鮑伯頭還有不同變形,例如「Lob」是「Long Bob」的縮寫,意思是長鮑伯頭;「Wob」是「Wavy Bob」的縮寫,它結合了鮑伯頭與捲度,是帶有波浪感的鮑伯頭。「Pixie Cut」稱為精靈短髮,這個髮型輕盈又俏皮,因其像小精靈一樣靈動而得名。傳奇影星奧黛麗赫本在她的出道電影《羅馬假期》中,就曾以這個髮型亮相,因此「Pixie Cut」有時也被稱為「赫本頭」,這也讓它成為經典。

瀏海及分界

瀏海與分界是決定髮型風格的重要細節。瀏海的英文是「Bangs」,您可以說「Would you cut my bangs just over my eyebrows?」來要求髮型師將瀏海剪到與眉毛齊平的位置。至於頭髮分界,最常見的是「Middle Part」,指的就是中分。「Deep Side Part」則是大旁分,它表示頭髮分界的位置偏向一側,而且分線較低,因此能營造出更戲劇化的效果。

與染燙相關的專業「髮質英文」術語

討論染髮與燙髮時,專業術語的使用尤其關鍵。這些服務牽涉到化學處理,而且對頭髮的影響持久,所以準確的溝通非常重要。透過精準的「髮質英文」詞彙,您可以清楚說明想要的顏色、效果,以及對頭髮的特殊需求。

染髮相關

染髮的動詞是「Dye」,名詞是「Hair Coloring」。如果您想染成淺棕色,可以說「I want to dye my hair light brown.」。若只想染新長出來的髮根,便可說「Could you only dye the roots?」。另外,對於想遮蓋白髮的人士,常用「I’d like to cover my gray hair.」。除了單一顏色,現在也很流行多層次的染髮技術。「Balayage」指漸層挑染,這種技術創造自然暈染的效果,使髮色從中段或髮根自然過渡到「髮尾英文」。此外,一般的「Highlights」是用來挑染較淺的顏色,「Lowlights」則是用來挑染較深的顏色,它們都能為髮型增添層次感與立體感。

燙髮相關

燙髮的動詞是「Perm」,名詞也是「Perm」,形容詞則是「Permed」。如果您想燙頭髮,可以說「I’d like to have my hair permed.」。燙髮的捲度有很多種,例如「Wavy Hair」指大波浪捲髮,而「Curls」泛指各種捲髮。燙髮過程中,髮型師會使用一些專業產品與工具。例如「Cold Wave」是冷燙液,用於冷燙過程中軟化頭髮。「Perm Rod」是冷燙捲,用來將頭髮捲成特定捲度。「Perm Paper」是冷燙紙,它用於包覆髮尾,保護髮質,並幫助藥劑均勻滲透。

認識常用美髮產品的英文

無論是洗護還是造型,髮廊都會使用各種產品與工具。了解這些常用美髮產品的英文名稱,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髮型師的建議,也可以在需要時精準地提出要求。

基本的清潔護理產品有「Shampoo」(洗髮精)、「Conditioner」(潤絲)以及「Hair Treatment」或「Hair Mask」(護髮或髮膜),它們分別用於清潔、柔順與深層滋養頭髮。造型產品則包括「Hair Gel」(髮膠),它通常質地較硬,用於固定髮型;「Hairspray」(定型液)是一種噴霧,用於造型完成後固定髮型,防止其變形。美髮師常用的工具也很多,例如「Curling Iron」(電棒)用於夾捲或夾直頭髮;「Hair Dryer」(吹風機)則用於吹乾頭髮並進行熱造型。「Razor」(削刀)與「Clipper」(推剪)都是用於修剪或打薄頭髮的工具。「Comb」(平梳)用於梳理頭髮與分區,「Round Brush」(圓梳)則常用於吹髮時打造捲度或蓬鬆感。「Hair Clip」(髮夾)是常用的固定工具,它們在美髮過程中都不可或缺。